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涎腺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AciCC)临床病理学特点,同时检测粘蛋白1(Mucin 1,MUC1)在涎腺Aci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UC1在涎腺AciCC中的表达与该疾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涎腺AciCC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出示一些新的数据及指导建议。方法:1收集2007年1月~2015年6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邢台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涎腺肿瘤病人临床及随访资料,筛选并回顾原发性涎腺AciCC临床病理资料,复查病理切片并进行组织分型,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对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组织分型、颈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随访等临床病理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原发性涎腺AciCC组织作为实验组,根据AciCC的发病部位选取相应正常涎腺(normal salivary gland,NSG)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组织中的MUC1阳性细胞率。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集涎腺肿瘤病人资料1338例,其中原发性涎腺AciCC 52例,占整个涎腺肿瘤的4%,占涎腺恶性肿瘤的13%。52例原发性涎腺AciCC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男女比1:1.08;平均年龄48岁,多发于51~60岁人群,占48.08%(25/52);发病部位以腮腺最多,占67.31%(35/52),腭部次之,占11.54%(6/52),颌下腺位列第三,占7.69%(4/52),其他部位小涎腺占13.46%(7/52);实性型27例、微囊型16例、乳头状囊性型8例及滤泡型1例;颈淋巴结转移率11.54%(6/52);全组患者51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局部复发率13.46%(7/52),远处转移率3.85%(2/52)。2 MUC1仅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导管上皮内表达,分布在面向管腔侧细胞膜的顶端。MUC1在原发性涎腺AciCC组织中均有表达,散在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部分细胞核中也有表达,表达的极性分布消失。3涎腺AciCC组和正常涎腺组中MUC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6.4±2.8)%和(9.1±2.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性型、微囊型和乳头状囊性型AciCC组中MUC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2.6±3.1)%、(80.5±2.6)%和(78.2±1.9)%,不同类型涎腺AciCC组中MUC1阳性细胞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涎腺AciCC女性组[(90.2±1.8)%]高于男性组[(82.3±2.1)%],41~60岁年龄段组[(91.6±3.8)%]高于其他年龄段组[0~20岁年龄段组(85.0±1.8)%,21~40岁年龄段组(87.5±2.3)%,61~80岁年龄段组(88.3±1.7)%],颌下腺组[(93.7±2.4)%]高于其他部位组[腮腺组(86.8±2.8)%,腭部组(81.3±3.0)%,其他小涎腺组(83.2±1.4)%],有颈淋巴结转移组[(88.7±1.1)%]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86.1±1.8)%],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组[(93.1±2.6)%]高于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组[(85.0±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MUC1在涎腺AciCC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与NSG组织中明显不同,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推测MUC1与涎腺AciCC的发生、发展有关;2涎腺AciCC中MUC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型、发病部位、颈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关,推测MUC1可能是涎腺AciCC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临床医师诊断、治疗和判断涎腺AciCC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