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感知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层风险感知是管理层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判断与评估。近年来,全球风险事件频发,涵盖了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冲突、经济危机、极端天气和公共卫生威胁等各个方面。尤其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这些典型化事实突破了人们对零风险社会的认知,提升了风险感知程度。据全球风险感知调查(2022)结果显示,仅有16%的受访者对世界前景持有乐观态度,而大多数受访者感知到未来风险将持续增加。持续增加的风险感知则会对企业发展乃至国家宏观经济产生显著影响。众所周知,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对风险的感知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在中国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截至2019年末,中国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59.29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9.8%,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风险感知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既有利于从风险感知视角理解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风险冲击影响实体经济的微观机制。然而,截至目前,关于风险感知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具体到企业层面的管理层风险感知的研究还十分鲜见。一方面,风险感知属于经济主体的主观判断或感受,难以直接测度。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实验法和调查问卷等方法测度特定经济主体的风险认知,虽然能够捕捉经济主体对特定事件的风险态度,但受限于调查对象和调查成本,无法全面描述风险感知的变化和差异。换言之,现阶段尚未有能够准确刻画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层面的随时间变化的管理层风险感知测度指标。另一方面,现有文献在研究企业投资和创新等行为决策时,视角多集中于宏观环境中的风险冲击,如经济危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往往忽视了企业对风险的异质性感知,导致无法准确地估计出企业对风险的不同感受如何影响其决策行为。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感知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如何有效测度管理层风险感知?不同企业产生差异性的管理层风险感知的成因是什么?管理层风险感知如何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风险感知变化,揭开管理层在风险中进行决策的面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来看,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感知,并进行有效性检验。在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准则规范的制度背景下,本文以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为样本,利用词典法提取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指标测度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完备性和词典的适用性。在样本完备性方面,本研究利用网络爬虫的方式从巨潮资讯网中下载公司年报文本,之后提取出MD&A文本内容,对于无法抓取部分,进行人工补齐;在词典适用性方面,本文利用人工阅读的方式首先确定初步词典列表,确保初步词典列表中的词汇是企业在讨论风险时的高频词汇,然后以此为根词汇,使用word2vec方法扩展词典。最终,经过人工检查和筛选,本文构建了所有风险类别的词典,并进一步按照风险来源细分成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词典。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包含风险关键词的句子为单位,利用三类词典分别提取出风险句子所包含的词典中词汇的数量,除以句子中总词汇数量,得到风险句子的权重。然后将风险句子占MD&A中总句子的比例(单位:百分数)乘以权重,得到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内部风险感知指标和外部风险指标。为了确保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具有良好的性质,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包括管理层风险感知的经济内涵分析、时间趋势和行业分布分析,以及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收益率波动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二,探究管理层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管理层风险感知存在异质性,与企业财务状态直接相关。本文从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上市时间和所有权性质等角度对企业财务特征进行刻画,分析哪些财务特征对管理层风险感知产生影响。同时,管理层风险感知是管理者对风险的直观感受,是对风险信息处理和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的评估预测能力尤为重要。而且,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可知,公司管理层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学历、工作经历等会影响其行为决策。据此,本文从管理层的性别比例、金融背景和海外背景三个角度对管理层特征进行刻画,探究哪些管理层特征对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本文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公司财务特征对管理层风险感知影响的异质性。考虑到若管理层风险感知确实能够反映企业面临的风险,那么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比较高的时期,抑或企业风险承担意愿较弱的样本中,公司财务特征对管理层风险感知的影响会更加明显。第三,分析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企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国民就业。基于风险可预测性的特点,本文认为至少存在风险管理和投资者预期两种机制能够解释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从风险管理机制看,管理层风险感知上升,能够使得企业明晰未来面临的风险。出于风险规避的目的,企业会降低投资规模。但是,如果风险是可控的,企业投资可能不会降低。换言之,对于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会降低。从投资者预期机制看,管理层风险感知上升,意味着投资者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增加,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上升,投资规模下降。但是,若企业信息透明度较高,风险因素已经成为投资者的已知信息,投资者对企业的负面预期下降,融资成本可能不会大幅度上升,风险感知对投资的负向冲击程度下降。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了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以及机制。第四,探究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不同于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风险高、投入大和周期长等特点。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可能与企业投资完全不同。本文认为管理层风险感知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完全对立的结果。管理层风险感知可能会降低企业创新水平,这主要源于融资约束机制。管理层风险感知上升,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溢价水平,股权融资成本上升。而且,对于银行等信贷投资者,对风险容忍度较低,企业为创新进行融资的难度增大,导致创新水平下降。相反,管理层风险感知可能会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这主要是企业风险承担机制在发挥作用。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上升,会导致管理层过度自信,倾向于选择风险高的项目进行投资。同时,风险意味着机遇,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管理层或企业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因此,在融资约束机制下,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有负向影响;在风险承担机制下,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层风险感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本文构建的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准确刻画了企业对风险的主观认识,具有时变性、异质性和前瞻性等优良性质。具体而言,管理层风险感知囊括了企业对所面临的各类风险的不同感受,其中对生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对于罢工事件等导致的突发风险感知较弱,具有一定的经济内涵。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的时变特征明显,在2005年至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期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和2015年股灾期间,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实施阶段,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管理层风险感知与重大风险事件在时点变化上具有一致性。在行业分布中,信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因行业的技术创新特质而有较高的风险感知,住宿和餐饮业的风险感知最低。最后,进行有效性检验。计算每个时间点所有企业的风险感知均值,发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走势基本一致,从宏观视角证实了本文指标的有效性。再者,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与企业当期收益率波动率、未来一年的收益率波动率和未来两年的收益率波动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证实管理层风险感知捕捉了企业层面的风险差异,具有异质性和前瞻性。第二,管理层风险感知能够反映企业风险,企业财务特征和管理层特征是不同企业风险感知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小规模、高杠杆和低盈利企业有更高的风险感知。管理层金融背景会增加风险感知,但海外经历会减弱风险感知程度。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角度对风险感知进行分类,发现公司规模、杠杆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企业股权性质、管理层金融背景和管理层年龄等特征均对内部风险感知有显著的影响,而仅有公司杠杆率和管理层的海外背景对外部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或企业风险承担意愿较弱时,公司财务特征对管理层风险感知的影响更加明显,证实管理层风险感知确实能够反映企业面临的风险。第三,关于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整体风险感知和外部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内部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企业投资对内部风险感知比较敏感,内部风险感知上升会降低企业投资规模。在考虑信息披露策略、控制不确定性感知,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保持不变。进一步,本文验证风险管理机制和投资者预期机制是否能够解释管理层内部风险感知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质量测度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使用是否聘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机构投资者比例测度企业信息透明度,使用企业规模、KZ指数和WW指数测度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结果表明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越弱、信息透明度越低和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时,企业投资规模下降程度更加明显。这表明风险管理机制和投资者预期机制均成立,能够解释管理层内部风险感知与企业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第四,关于管理层风险感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将管理层风险感知细分为内部风险感知和外部风险感知,正向影响保持不变。这表明,无论是整体风险感知、内部风险感知还是外部风险感知,均会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使用管理层男性比例和企业盈利波动率分别测度企业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能力,发现管理层男性比例越高、企业盈利波动率越大,企业创新提高的越明显。这表明对于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企业,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证实风险承担机制成立。再者,研究发现,企业不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创新,而是提高研发投入的有效性,将资金用于更具创新性的项目中,来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而且,在高风险感知的情形下,企业创新水平的增加能够提高企业长期绩效,提升企业价值。这表明管理层在高风险下提高创新水平确实能够给企业带来高收益。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文本内容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影响投资者和企业行为,但仍然存在信息操纵的空间。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准则,对重要模块中的信息内容和格式做出明确的规范和指引,提高信息质量;其次,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均能够降低风险感知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监管部门应当鼓励企业不断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质量,积极引导投资者,使其对企业风险作出合理预期。同时,应当积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帮助企业应对风险冲击;最后,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企业家精神,使其在风险冲击下,能够对风险有客观评价,勇于承担风险。监管部门应当鼓励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管理层结构,提高研发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将资金用于更具创新性的项目中,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质量,使企业得到长期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本研究首次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风险感知评价体系。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样本,构建企业层面的风险感知指标,并根据风险来源不同,提取出内部风险感知和外部风险感知,填补了现有研究中只关注宏观层面风险冲击的空白;本文引入文本分析法来测度管理层风险感知,与传统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市场指标等方法相比,研究过程更加客观和高效,构建的指标也更具异质性、时变性和前瞻性等优良性质;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尚未形成描述企业风险的词典,本文使用人工阅读和word2vec相结合的方式,设立和扩展风险类别词典,增强了词典的适用性,提高了指标测度的准确性,为未来分析文本信息提供了新思路。第二,本研究全面刻画了管理层风险感知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理解企业风险理念的变化提供了依据。在构建管理层风险感知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刻画了2000年至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管理层风险感知的经济内涵、时间变化趋势和行业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该指标捕捉了企业层面的个体差异,有助于理解不同企业和行业风险感知的变化特征,为后续开展跨企业、跨行业和跨地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进一步,本研究从公司财务特征和管理层特征角度探究管理层风险感知的成因,拓展了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了解管理层风险理念变化的根源。第三,本研究系统评估了管理层风险感知对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有利于理解风险冲击影响实体经济的微观作用机制。已有关于风险冲击的研究将视角集中于宏观层面的风险事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企业自身对风险的不同感知。换言之,企业对同一风险事件的不同感知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聚焦于企业投资和企业创新这两大关乎企业长久发展的决策行为,分析管理层风险感知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和创新。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需求,会在管理层风险感知上升时,降低企业投资水平,且上述关系在风险管理能力较差、透明度较低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层风险感知会促进企业创新。这表明当风险持续增加时,企业因融资困境,会降低企业投资,但也力求突破,会通过增加风险承担水平来提高创新,应对风险冲击带来的发展困境。另外,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投资和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从风险理念视角有效补充了现有研究中侧重于分析高管职业经历、学术背景等关于高管特征的经济后果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控股股东股权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实现,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逐步发展,尤其在2013年标准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以后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股权质押极大地便利了质押融资办理过程,盘活了公司股权的价值,缓解了大股东流动性问题,但由于质押交易履约保障条款的要求,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对于经营条件、融资环境的波动相当敏感,股价下跌至一定程度而大股东无法补充质押或提前还款时,平仓处置导致大量股票抛售,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只是激发企业核心能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国家整体核心竞争力、稳固国际地位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国有企业加快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成为亟待解决和回答的重要问题。国资委在2
学位
在全球利率普遍下行的今天,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都使用了负利率的经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在一些暂时还没实施负利率经济政策的国家中,它们的利率水平也接近于零,并且正考虑在未来实施负利率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这种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会刺激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严重的经营风险。以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经济环境中的经营为例:在负债端,保险公司会增加准备金的计提,从而导致负债增加;在
学位
再保险和投资是保险公司管理风险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再保险与投资优化成为精算领域的热门话题.现实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签订了大量的保单,投保人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因此保险公司常常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巨额索赔,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无力偿还投保人的损失.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再保险可以将部分损失转移给再保险公司.损失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有许多文献分
学位
当前中国已基本实现制造业开放,在此基础上,扩大服务业开放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开放的关键。在“以开放促发展”的理念下,扩大服务业开放,合理利用国外服务资源,既是适应于中国当下快速提高的“经济服务化”水平,也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搭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纽带,推动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绝对规模的不断扩大,以
学位
中国在新千年后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石油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是世界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国内油气资源禀赋不足,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对我国石油需求的贡献有限,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应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国际原油市场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贸易
学位
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需求,各类对外开放平台承担了制度创新与区域开放布局等功能。当前阶段,广受关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的重要平台,着眼于新时代的开放布局、开放方式、开放重点,突破以往只关注产品市场货物贸易的便利措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经济特区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学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的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投入和专利产出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从科研投入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278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位于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在13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催生了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居民家庭的消费渠道和商品及服务选择。本论文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系统性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既丰富了互联网使用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研究成果,也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在扩大消费需求、缩小消费差距中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首先,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本论文总结了互联网对居
学位
自1995年我国颁布第一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型开放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外资自由化进程已经从部分领域的开放步入了“薄目录”、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基础且关键的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毋庸置疑,外资政策的开放直接并间接地作用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就目前而言,基于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