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速度滑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基础大项,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的冰上项目。新时期,发展竞技速滑是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之需,也是北京冬奥实力展现之愿。然而,当前中国速滑呈现出砥砺前行态势,亟需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帮助其在自诊现有不足的前提下,找到建设支点精准发力。因此,本文选取竞争力视角开展评价研究,旨在为更快提高项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速滑竞争力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设计本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得出结论如下:(1)世界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呈全方位、多层级发展态势,欧洲整体优势明显,美洲与亚洲优势项目各具特色。中国在短距离项目上实力显现,并在发展进程中,依靠多方建设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小项。(2)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主要由十五个要素组成,包含竞技实力、成长速度、后继潜力等三个表现要素和体制建设力、一线人才支撑力、核心场馆资金投入力、科技攻关力、项目规划力、政策扶持力、后备人才储备力、基础场馆资金保障力、科研服务力、国际话语权、学校速滑奠基力、滑冰产业助推力等十二个形成要素。(3)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识别指标体系和诊断指标体系。其中,识别指标体系由表现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13个二级指标,主要识别项目的竞技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由形成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43个三级指标,主要诊断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4)建成的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价值,能够反映出本国速滑竞争力整体情况,经过实践验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当前项目规划力等八个版块建设良好,对竞技速度滑冰项目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科技攻关力等四个版块建设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