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能力的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成为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进行自主研发之外,通过对外开放渠道获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溢出也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OFDI规模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试图通过OFDI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的动机。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近年来OFDI持续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迅速增长的OFDI是否获得了东道国的逆向技术溢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机制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又是哪些?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  为此,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4种机制,并从母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吸收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我国OFDI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变动趋势以及OFDI规模和技术水平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用2004-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包括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检验以及吸收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二个方面。在论文写作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年鉴检索和计量经济模型等。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FDI存在着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但各区域的OFDI逆向溢出效应差别很大。东部地区获得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则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归因于各区域的OFDI规模和技术吸收能力迥异。考虑国内吸收能力后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普遍得到提高,其中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金融发展水平都有力地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而经济开放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作用不明显。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并对全文研究结果作出总结,对本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焦点。知识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科技实力成了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关
近年来,随着全球平均气温地不断攀升,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较高,增长趋势迅速,并在2006年超越美
本文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浙江省就业的影响。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当地就业,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面对汇率波动
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以及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出台的四大监管工具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与巴塞尔协议Ⅲ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阐述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基本
商业银行的风险拨备即为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其他银行资产的损失准备,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的潜在损失。但现实中,由于大多数国家的银行采用当前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已发生模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多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执
利用简并PCR技术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一条洋葱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2349 bp,编码长68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序列,命名为AcPAL2。Blast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让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如今,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高校师生的思考方式、 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货币形式层出不穷。在我国以往关于电子货币的研究中,由于概念界定不清晰,存在着很多分歧。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基于把电子货币界定为信用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