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大陆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急剧的社会变迁,也因此而吸引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所关注一个重要方面即是现代化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发展。然而,学术界的关注大多都是停留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迄今基于个人心理层面的研究还是很少。在这样剧变中,中国人的价值观到底在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的现代化是否已经促使我们价值观完全现代化?或者,近年来中国大陆对传统文化日益升温的关注是否说明中国人的心理依然保持了传统?本研究是在基于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情况下对中国人的传统和现代价值观展开讨论和实证研究。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从事二十多年的中国人价值观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研究分别从五个纬度、十个生活范畴来探讨了台湾华人的传统和现代价值观,是该领域最系统全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也理所当然成为最理想的研究工具。然而,杨国枢的研究距今已有二十年之久,且是在台湾进行的,如果原本照搬到大陆已显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在杨国枢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研究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新的研究模式,对中国人价值观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内涵加以细化与区分。细化与区分的原则则是在目前学术上的两个热点——“自由选择”和“自我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类型的传统价值观:“权威传统”和“自发传统”,以及两种类型的现代价值观:“理性现代”和“自我表达现代”。有鉴于此,本研究编制了新的研究工具,并以216位来自三所上海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传统性中的大部分“权威传统”价值观都受到了受试者的排斥,而传统性中的“自发传统”却在总体上得到了较高的认可。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价值观和“自我表达现代”价值观除了在某些生活范畴之外也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理性现代”为主要的现代价值观构成,“自我表达现代”现代价值观的认可则从一定程度上凸显后现代的影响。本研究还就杨国枢所提出的“传统与现代共存现象”以及“心理区隔化现象”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确在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个共存的关系,不过这种的共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自发传统”与“理性现代”之间,而非不同纬度上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共存;受试者个别生活范畴上的表现出传统程度高,在个别生活范畴上表现出现代化程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心理区隔”。文章最后针对这种研究尝试在问卷设计、理论探索、研究趋势方面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可行的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