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公益基金会在我国的社会福利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对于基金会运作公益项目这一重要活动,现有的研究很少提及。 本文对C基金会运作的“救助失学女童计划”进行了个案研究,根据收集的大量访谈和文献资料,详细分析了“救助失学女童计划”的运作过程,从公益项目的目标、捐赠人的角色、项目的执行过程和评估过程四个方面指出了项目运作的模糊特点,这种模糊是C基金会对公益项目进行的模糊运作。所谓模糊运作,是C基金会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运用行政逻辑、营销逻辑和底限逻辑进行的有意识的行动,并且这种行动得到了项目运作中其他行动者的理性配合。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项目运作场域中各个行动者形成的共同利益(“自我公益”)与一致同意(“合意”),描述了模糊运作的理性底限,指出项目运作的模糊是一种有底限的模糊,并使用惯习的概念分析了模糊运作的生成性。 文章在最后尝试说明“有底限的模糊运作”作为基金会运作公益项目的一种模式,对于认识我国基金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着概括了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