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理论的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知识取代劳动力、资本成为最具战略重要意义的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视角转向外部,通过与大学建立知识联盟获取互补性知识,赢得竞争优势。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克服科教与经济之间的壁垒,促进它们之间相互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大学-企业的知识联盟成为科教界、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新课题。 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以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理论为基础,围绕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展开了深入地研究。 在分析知识的内涵、特征以及组织知识认知过程的基础上,以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理论作为基石,构建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理论研究框架,为分析大学-企业知识联盟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合理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树立了规范。 对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形成动因和组织建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形成的内外部动因,并从经济学的视角作了进一步地阐释。探讨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组织特征和运行机理。运用模糊理论选择了联盟伙伴,将基于伙伴关系的软指标因素考虑进来。针对大学-企业知识联盟是一个双边道德风险模型,借助委托-代理理论选择其组织模式,模式的选择是两者针对具体的信息环境和条件博弈的结果。 从知识活动系统全息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基础并划分了知识转移的类型,进而探讨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具体过程,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了剖析。从大学和企业两个方面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实现机制。 分析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框架及模型。从知识活动系统的角度界定了大学的核心能力,并从这一视角对大学和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统一地描述。由此剖析了基于知识流的入盟大学和入盟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从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机制出发,借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思想阐释了大学与企业不同知识类型间的知识互补性问题,提出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数理分析模型。 分别从知识产权、关系资本、分配机制和信息网络技术这四个角度阐述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运行的支撑体系。指出制度支撑、社会文化支撑、利益支撑和技术支撑这几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大学-企业知识联盟的运作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集包铁路后河5号特大桥的施工实践,就薄壁空心高墩施工的关键工序和技术控制进行了阐述。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多发性肌瘤以开腹手术为首选。巨大子宫肌瘤因腹腔镜术中操着困难多以开腹手术为主。2002年5月~2008年8月我院对103例病程不同的
目的:探讨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ADR报告的临床资料。结果:ADR一般(24.73%),严重(83.27%);以口服药为主,占82.42%;治愈(7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针对目前UHT奶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着重阐述了原料奶、生产工艺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对UHT奶货架期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正>日前,"2018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大奖赛"公布获奖名单,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移动")申报的"智慧城市建设与人口动态监测大数据平台"项目在全球685个项目中
本文主要探讨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行为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湖北省在A股市场IPO的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融资中涉及到的股权集中、股东权益、股权制衡及风投类股东
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系统工程中,健全的体制保障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有效的机制是使传播系统协调统一和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为保障社会主义核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中国农业生产仍然面临着小农户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等导致中国农业经营效率低下、国际竞争力弱的制约因素。为实现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中国农业需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
本文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问题。马克思主张把人理解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动的一方,他的理论体系中存在两类经济行为主体——“现实中的个人”与“经济范畴的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