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深受苏联凯洛夫教育模式影响,在教学中讲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理念就形成了一种以知识呈现、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灌输式、传授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课堂模式必须改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界已充分认识到儿童主动参与的活动对儿童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第七次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才得以重视。新一轮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更是坚持了这一理念。“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在这次课程改革新鲜出炉的两门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1—2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两们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因此本文主要以“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以下简称品社课)为载体,具体说明小学品社课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和活动教学设计的方法。第一章在对已有的关于活动和活动教学定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自己对活动教学的理解。之后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中国和西方有关活动教学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从学生品德的发展和完善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品社课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这两点也正是小学品社课的两大重要目标。本文试图从这两大目标着手阐述品社课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小学品社课开展活动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活动类型。本文主要提出了四项原则:一、主动性原则;二、问题性原则三、情境性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民主性原则。在提出这四项原则时,笔者附以实际案例具体说明了这四项原则的实施和运用。之后也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说明了小学品社课可以开展的活动教学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了六种活动类型:一、分组讨论;二、访谈;三、辩论;四、知识竞答;五、游戏;六、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