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妃甸工程1992年开始谋划,2002年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地下水在曹妃甸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评价。了解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对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具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而地下水循环模式和地下水资源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可以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确定有利开采地段及允许开采量。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次论文的目标为建立曹妃甸地区地下水循环模式,建立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明确区域水资源量,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将研究区分为两层进行水资源概算。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83430.78×10~4m~3/a,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边界侧向流入、灌溉回归补给量及地表水系渗漏量;浅层地下水总排泄量为86122.38×10~4m~3/a,排泄途径为人工开采、潜水蒸发、越流排泄及边界侧向排泄。深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3994.92×10~4m~3/a,主要来自浅层越流补给,边界侧向补给深层地下水总排泄量为23394.62×10~4m~3/a,其中大部分用于开采、其次为侧向流出。为直观的揭示地下水循环特征及控制因素,本文采用典型剖面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地下水流由燕山山前向渤海径流,浅层咸淡水交界处局部受开采的影响形成降落漏斗,潜水位在唐海与海岸间形成一个分水岭;深层上部受开采影响水头下降,下部水流由山前径流入海。在垂向上,不同层位或深度的地下水有明显交换。地形地貌和含水层结构是控制剖面地下水流动的背景因素,本区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对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发育、地下水径流方向和径流速度均产生较大影响。典型剖面地下水局部循环系统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浅层开采,中间循环系统主要排泄方式为深层人工开采,区域循环系统主要为海底排泄。山前侧向径流补给主要集中在局部循环和中间循环系统,区域循环系统的循环强度相对要小很多。深部径流少量向上越流补给开采。从剖面模拟结果可知,在目前开采条件下未发生海水入侵。建立曹妃甸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通过识别校正,水位拟合误差小于2m的占95.63%,模拟流场与实测流场基本一致,模拟计算均衡项与水资源概算结果基本一致。所建模型效果较好,可进一步用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