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斑点追踪评价左束支起搏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左心室同步性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c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比分析左束支起搏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左心室应变和同步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起搏位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018-09-01至2020-10-31因A型或B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来我院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位点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左束支起搏组和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两组各纳入19例、22例患者。排除术前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异常者、合并其他影响心功能的疾病患者。2.门诊随访收集入组患者术后2个月在自身传导和心室起搏两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信息。用心电图机获取II导联QRS波宽度,将其作为评价左、右心室电学同步性参数。用三维斑点追踪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总体纵向、圆周和径向应变,RR间期校正后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和标准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值。将左心室总体纵向、圆周、径向应变作为评价左心室收缩性的应变参数。将RR间期校正后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和标准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值作为评价左心室收缩机械同步性的参数。结果:1.术后2个月左、右心室电学同步性参数对比分析:组间比较,自身传导状态下,左束支起搏组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的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98.74±12.30)ms比(96.82±13.02)ms,t=0.48,P>0.05)];心室起搏状态下,左束支起搏组QRS波宽度窄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37±14.13)ms比(130.00±13.85)ms,t=5.17,P<0.01]。组内比较,左束支起搏组自身传导状态下QRS波无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室起搏状态下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1导联均呈“QR”型或“r SR?”型,左束支起搏组心室起搏状态下QRS波宽度与自身传导状态无统计学差异[(107.37±14.13)ms比(98.74±12.30)ms,t=2.08,P>0.05];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心室起搏状态下QRS波宽度较自身传导状态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00±13.85)ms比(96.82±13.02)ms,t=14.39,P<0.01]。2.术后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分析:组间比较,左束支起搏组自身传导状态下和心室起搏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无统计学差异[(61.55±3.46)%比(62.10±3.23)%,(60.75±4.00)%比(60.55±4.16)%,t=0.520.16,P>0.05]。组内比较,左束支起搏组、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心室起搏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各自自身传导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75±4.00)%比(61.55±3.46)%,(60.55±4.16)%比(62.10±3.23)%,t=1.36、1.97,P>0.05]。3.术后2个月左心室应变参数与机械同步性参数对比分析:组间比较,自身传导状态下,左束支起搏组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的应变参数与机械同步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0±3.36)%比(-20.90±3.26)%,(-30.45±3.10)%比(-31.75±3.14)%,(51.00±4.14)%比(51.15±4.13)%,(8.45±1.72)%比(9.47±2.46)%,(3.26±1.12)%比(3.79±1.29)%,t=0.10-1.52,P>0.05];心室起搏状态下,左束支起搏组的左心室总体纵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应变绝对值,下文的应变参数变化均指其绝对值变化)大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0±3.02)%比(-17.95±2.37)%,(-31.00±3.68)%比(-27.40±3.45)%,t=3.09、3.19,P<0.01],左束支起搏组机械同步性参数小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2.27)%比(24.18±3.91)%,(3.82±1.42)%比(8.96±1.13)%,t=14.96、12.68,P<0.01]。组内比较,左束支起搏组心室起搏状态下应变参数与机械同步性参数与自身传导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0±3.02)%比(-21.00±3.36)%,(-31.00±3.68)%比(-30.45±3.10)%,(50.50±4.25)%比(51.00±4.14)%,(9.04±2.27)%比(8.45±1.72)%,(3.82±1.42)%比(3.26±1.12)%,t=0.90-1.90,P>0.05];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心室起搏状态下左心室总体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小于自身传导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5±2.37)%比(-20.90±3.26)%,(-27.40±3.45)%比(-31.75±3.14)%,t=7.62、6.31,P<0.01],机械同步性参数大于自身传导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8±3.91)%比(9.47±2.46)%,(8.96±1.13)%比(3.79±1.29)%,t=26.25、26.44,P<0.01]。结论:左束支起搏可能是一种比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的起搏方式。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其中,纵向应变、圆周应变比左心室射血分数更早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是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众多无机非线性材料无法超越的优点,例如:二阶非线性系数高,较低相对介电常数,极快的光学响应,近乎无限的设计可能性等。这些材料可以在光数据处理与存储、光频率转换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本论文通过不同的晶体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种新型离子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DOST和DOQT。通过有机缩合反应合成了晶体生长原料,采用蒸发法和降温法进行了晶体生长,并
众所周知,利用复合纺丝可以纺制具有桔瓣或皮芯结构的复合纤维,而利用原液染色技术则可以纺制色牢度持久的有色纤维。本课题在调查分析当前纤维染色技术的现状和痛点的基础上,基于整合复合纺丝技术和原液着色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了一种色彩丰富且持久的复合色纤维,并探讨了其可用性。首先,从技术创新角度探讨了将复合纺丝技术与原液染色技术进行创新整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将桔瓣复合纺丝技术与原液染色技术相结合,在纤
目前癌症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特异靶向性差和肿瘤组织内渗透性差是纳米载药体系面临的两个问题。传统理论认为纳米药物可通过EPR效应在肿瘤处富集,但最新研究表明依靠EPR效应达到的富集率仅为0.7%。因此,寻找更高效的肿瘤靶向物质十分必要。肿瘤靶向物质种类繁多,多肽作为其中一种,具有高特异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分子量小、易合成等优点,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细胞膜色谱法自建立以来因其简单
学位
学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PD的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导致一系列的运动功能障碍。但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PD患者黑质(substantia nigra,SN)中铁水平显著增加,SN铁
学位
目的:玻璃离子长效保护膜(ClinproTMXT Varnish)是一种新一代的光固化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聚合物,其辅助再矿化和增强牙釉质预防的作用效果尚未明确,值得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状况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硬度测定及钙磷元素分析,结合体外p H循环实验模型,比较ClinproTMXT Varnish与临床上常用的氟制剂多乐氟对于牙釉质脱矿的预防和再矿化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