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因而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的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实施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而如今的信息社会,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经迅速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的教育应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笔者尝试利用网络手段开展生命教育,以期拓宽生命教育的实施渠道。论文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指出我国当今时代青少年的生命健康问题突出,同时分析了利用网络手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研究的美国、以“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促进生命健康”为生命教育宗旨的澳大利亚、我国较早开展生命教育研究与实施的港台地区以及生命教育刚刚起步的我国大陆地区;第三,根据网络生命教育现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拓宽了生命教育的渠道、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开展模式,另一方面平台的应用将会促进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最后,论文阐释了生命教育、网络生命教育的内涵。第二部分,探讨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软件开发的相关理论。生命哲学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生命教育中心理维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重要的学习理论,软件开发理论用以指导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第三部分,利用个案调查法,对用户进行调查,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及其总体设计工作。其中需求分析包含功能性需求分析与技术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分为体系结构设计、总体模块设计、登录模式设计以及各用户模块设计等四部分。第四部分,分模块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对公告信息模块、教学资源模块、交流模块、协作模块进行主要数据表间的实体联系图(E-R图)、主要数据表、详细功能流程图三方面进行阐释。第五部分,介绍系统开发环境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完成系统的开发,进而对系统进行测试及改进。第六部分,对论文研究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今后仍需改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