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对Ⅲ型前列腺炎IL-1β、TNF-α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苗药对造模大鼠Ⅲ型前列腺炎IL-1β、TNF-α水平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按《药理实验方法学》标准造模方法,在前列腺背侧叶包膜下注射25%消痔灵注射液复制成Ⅲ型前列腺炎动物模型,造模后一周从造模各组各随机选1支SD大鼠做解剖观察及病理检测证实造模成功后,分组治疗。其中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前列康治疗组用前列康片,西药治疗组用红霉素肠溶片,小剂量与大剂量苗药治疗组分别以不同剂量苗药,西药加苗药组以红霉素及苗药灌胃,连续21天。采集标本后,以前列腺匀浆液标本检测①白介素-1β(IL-1β);②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两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作定量分析,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切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病理观察Ⅲ型前列腺炎模型组呈典型炎性病理改变,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炎症细胞不同程度减少,纤维组织增生有所改善;模型组中IL-1-β和TNF-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均能极显著降低浓度IL-1-β和TNF-α(p<0.01);苗药加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以及大剂量苗药治疗组中IL-1-β和TNF-α较前列康治疗组极显著降低(p<0.01),西药治疗组及大剂量苗药治疗组较小剂量苗药治疗组均显著降低(p<0.05),苗药加西药治疗组较小剂量苗药治疗组极显著降低(p<0.01)。 结论:IL-1-β和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前列腺匀浆液中水平极显著升高,苗药加西药组、大剂量苗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治疗后均能对模型组前列腺均浆液中IL-1-β和TNF-α浓度极显著降低,且优于其它组,同时不同剂量苗药对IL-1-β和TNF-α的拮抗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病理观察,大剂量苗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特别是苗药加西药组对Ⅲ型前列腺炎模型病理变化的抑制作用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组。苗药以及苗药加西药对造模大鼠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前列腺内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减轻炎细胞浸润、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治疗多散寒除湿,祛瘀通络。痹痛灵是全国名老中医汪履秋教授的经验方,经十几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初步实验表明其对实验动物模型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
目的:  明确ASIC3和P2X3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在疼痛和艾灸镇痛中的作用。  方法:  1. 采用细胞培养结合膜片钳技术,明确P2X3和ASIC3的交互作用及质子结合位点和胞内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