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角度探索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期找出一条能促进语言输出,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自从克拉申在70年代提出监控理论之后,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相信可理解输入是引发成功的二语习得的唯一因素。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得语言输入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中心问题。 然而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发现仅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足以使二语习得者达到较高的语言水平。因此从80年代中期起人们开始研究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Swain(1985,1995)在对加拿大沉浸式英语教学的利弊得失进行概括总结后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的三个功能。(1)注意触发功能:语言输出可以使习得者意识到自己中介语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触发有益于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2)假设验证功能:二语习得者可以将语言输出看成是检验他们对目标语使用假设的途径。(3)元语言功能:通过使用目标语,二语习得者可以控制和内化目标语。在Swain的研究基础上,Gass(1997)对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另外两个作用:提供反馈和形成自动化。提供反馈是指习得者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正面或负面反馈,从而借此证实或推翻他们对目标语的假设。形成自动化是指习得者在反复不断的语言输出过程中,可以将语言使用技巧自动化,从而获得语言使用的流利性。除了Swain和Gass所提出的输出的五大功能外,Skehan(1998)还提出了另外四大功能,即:产生最佳输入,强迫句法处理,发展会话技能,形成个体风格。产生最佳输入是指习得者的语言输出可以使对话对方明白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对方因而调节自己的输出,使习得者获得精调的语言输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