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中学人文与社会课程体系的基础。中学历史教育由初中历史教育和高中历史教育两阶段组成。初中历史课程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高中历史课程是初中历史课程的延展,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目前,河北省的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在课标要求、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知识体系以及评价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中考与高考在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方面的差异更为显著,这些差异使许多初中学生步入高中历史学习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诸多疑惑。因此,具体而深入地研究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转轨,同时,对于初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具体包括初中生与高中生历史学习心理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衔接。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实践特色,本文以“国民大革命”为例,对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具体的运用和反思。最后,本文围绕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对历史教师素养的要求进行了探讨,提出搭建初中历史教师与高中历史教师有效交流的教研平台的建议。由于资料和水平所限,论文尚存一些不足,敬请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