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9日,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小偷家族》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是枝裕和始终保持着高效高质的创作速度,创作前期主要以纪录片的拍摄为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对其之后的电影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中大都隐藏着不被主流关注的现象,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再现反映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引发观者的思考。本文以电影《小偷家族》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解读。运用电影理论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电影《小偷家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读。笔者试图从是枝裕和的艺术创作道路开始剖析,对影片的主题意蕴、叙事技巧、视听呈现、以及思想蕴涵进行挖掘,以此归纳出是枝裕和电影的独特风格,以及作品背后的导演思想。本文绪论部分,笔者将阐释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是对是枝裕和与电影《小偷家族》的概述,结合“电影作者”相关理论知识,探析导演的创作之路和影片《小偷家族》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是对电影《小偷家族》的主题进行概括,从平民视角深入探究日本底层社会,用一个无血缘关系组建而成的盗窃家庭,反映整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辛酸、人性的复杂多变以及社会大环境下对人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影片独特的叙事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影片取材于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事件与观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法;第四章从影片的镜头画面与听觉元素方面来研究影片独特的视听语言呈现与作者风格,分析导演如何运用拍摄手法来辅助叙事与烘托主题。第五章总结影片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在内容上与第二章相呼应,也是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总结升华。本文总结归纳《小偷家族》的艺术表达,一方面对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小偷家族》做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电影中寻求导演其他作品中未探索的领域。目前,我国在非主流电影市场范畴少有建树,特别是针对家庭类社会事件和纪录式风格的电影创作较少,所以对电影《小偷家族》的艺术表达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家庭类纪实性电影的拍摄和发展,对同样热衷于该电影研究的相关学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