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肝胃不和证的中医理论,通过整理和分析历代医家对其相关理论的论述,明确情绪抑郁所致肝郁影响其胃的病因病机,并确定采用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肝气郁结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实验方案。本文在前期研究发现抑郁可致胃肠动力变化的基础上,拟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胃粘膜肥大细胞、5-HT、SP、CGRP等胃肠敏感信号改变的影响,分析抑郁影响胃肠敏感性改变与肝胃不和证的关系,为探索肝胃不和证发生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根据肝胃不和证的病因病机,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历代医家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发展,并进行探讨分析。2.实验研究:参照文献方法,运用慢性心理应激方式制作抑郁模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20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共计造模4周。并在造模的两周后对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以0.36mg/kg、20g/kg、10g/kg体重灌胃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予以治疗14天。在实验第2、3、4周对各组大鼠随机抽取10只,以4%多聚甲醛固定,在距幽门约1cm处取胃粘膜组织,常规石蜡包埋,4μm连续石蜡切片,对胃粘膜中肥大细胞、5-HT、SP、CGRP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指标观察。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历代医家对情志因素导致肝郁证理论及肝胃相关理论是逐渐形成发展的,经历了从单一、零散的认识到系统理论形成的演变过程,为肝胃不和证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①实验结果显示:造模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A)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造模第3周,造模第4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A)下降。模型组大鼠造模第3周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A)与造模第2周比较有差异(P<0.05),与造模第4周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大鼠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数目减少。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A)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其中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治疗第14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肥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A)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②造模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OD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造模第3周,造模第4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OD值含量增加。模型组大鼠造模第3周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OD值与造模第2周比较有差异(P<0.05),与造模第4周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大鼠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含量增加。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OD值减少,其中百优解组与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第14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5-HT阳性细胞OD值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③造模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OD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造模第3周,造模第4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OD值含量增加。模型组大鼠造模第3周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OD值与造模第2周比较有差异(P<0.05),与造模第4周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大鼠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含量增加。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OD值减少,其中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治疗第14天,治疗各组大鼠胃粘膜中CGRP阳性纤维OD值减少,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④造模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5);造模第3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P>0.05);造模第4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5)。造模第3周与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比较有差异(P<0.05),造模第4周与第2周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比较有差异(P<0.01)。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疏肝和胃汤小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第14天,百优解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疏肝和胃汤小剂量组大鼠胃粘膜中SP阳性纤维OD值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结论1.情绪抑郁所致肝郁影响胃之和降为肝胃不和证中医重要病因病机之一。2.胃粘膜肥大细胞、5-HT、SP、CGRP等胃肠敏感信号改变可能与情绪抑郁相关。3.疏肝和胃汤可能通过整体调节胃肠内环境对胃粘膜肥大细胞、5-HT、SP、CGRP等胃肠敏感信号进行干预;4.肝胃不和证可能有内脏高敏感机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