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源功率校正(APFC)技术在减小谐波对电网系统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界的需求发展,针对APFC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在保证稳态高功率因素(PF)值的情况下对暂态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求变换器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在控制层面上,由于AC-DC系统固有的瞬时功率不平衡,导致控制需要取舍系统的暂稳态性能。在拓扑层面上,无桥PFC变换器方案取消了Boost PFC变换器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源功率校正(APFC)技术在减小谐波对电网系统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界的需求发展,针对APFC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在保证稳态高功率因素(PF)值的情况下对暂态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求变换器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在控制层面上,由于AC-DC系统固有的瞬时功率不平衡,导致控制需要取舍系统的暂稳态性能。在拓扑层面上,无桥PFC变换器方案取消了Boost PFC变换器的整流桥用以提升效率,但是该拓扑存在电感电流采样不便的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从控制角度出发,建立自适应非线性状态观测器,旨在实现系统暂稳态性能均优,继而探索实现无桥PFC变换器的无电流传感控制。本文完成的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能精准观测电感电流及负载信息的自适应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克服了实际电路中的占空比误差问题,保证了观测器的工程实用性。完成对无桥PFC变换器大信号状态建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分析实际电路中占空比误差所带来的观测失真,设计了自适应调节模块,实现精确观测出所需观测量:负载信息及电感电流。完成观测器的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证实所设计观测器对各观测量的高精度观测,本部分工作为本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双补偿的观测负载复合前馈控制,即补偿电流参考和补偿二次纹波量,更优地解决了AC-DC系统的暂稳态矛盾问题。建立了电流参考量及二次纹波量的数学表达,在电压环路高带宽情况下,基于观测负载信息,构建了补偿电流参考及二次电压纹波的负载复合前馈控制,从而实现无桥PFC变换器的暂稳态均优。经过仿真及基于FPGA的数字控制实验验证,本文所提负载复合前馈控制能够在保证PF大于0.99的情况下同时实现近似理想的系统暂态效果。(3)提出了无电感电流传感的观测负载复合前馈控制,同时解决了电感电流采样不便问题及系统暂稳态矛盾问题。提出了在无电感电流介入时的占空比误差修正算法,以此设计了无电流传感控制方案,改进了电感电流的观测精度。进一步结合(2)中所提的观测负载复合前馈控制,实现了无电流传感控制方案下的暂稳态性能均优。所提控制经过仿真以及基于FPGA的数字控制实验验证,证实其在无采样实际电感电流的情况下系统PF大于0.98且具有十分良好的暂态性能。
其他文献
配电网作为城乡经济社会重要基础设施,是联系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枢纽,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其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电是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经验表明配电线路一般会受到附近建筑物及树木的屏蔽,雷电直击线路的概率较小,雷电事故主要是由感应雷过电压引起的。为了有效地保护配电系统,有必要对雷电引起的感应雷过电压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获取实际运行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实
恶性肿瘤作为人类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致死人数和发病例数居高不下。近年来,利用高频双极性脉冲电、磁场治疗肿瘤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相比于单极性脉冲电、磁场的治疗,其优势明显,对于肿瘤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高频双极性脉冲发生器是高频双极性脉冲电、磁场的产生源,因此研制可输出高频双极性脉冲高压或脉冲强流的发生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本文对基本拓扑结构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原理进行了阐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机在航空航天、油田开采及核电等特殊领域应用愈发广泛,而其严苛的工作环境给电机设计和控制带来了挑战。本文以舰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在320℃高温潜水环境下运行需求为背景,现役电机面临有机绝缘耐温等级不足需要水冷系统、转矩密度低且脉动大以及位置传感器难以应用导致电机控制效果不佳等难题。针对有机绝缘耐温等级不足、传统屏蔽套导致电机转矩密度低、同步磁阻电机整体优化难以兼顾快速性和有效性
为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风、光等资源具有随机波动特性,其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不确定性激增,电网运行状态及方式更加复杂多变,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概率潮流计算为代表的海量场景潮流计算是应对新能源强不确定性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高频率计算需求与高额计算负担间的矛盾限制了概率潮流的工程应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35k V或110k V光伏电场采用就地消纳方式直接接入地市级区域电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网光伏无功管理的无序性给区域电网带来了严重的电压无功问题,如何提高并网光伏电场的无功控制管理水平以实现光伏电场与区域电网负荷变电站之间电压无功控制的时空协调优化已成为区域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动态无功优化是实现区域电网场站电压无功时空协调控制的主要技术,现有研究
反幂模型(Inverse power model,IPM)是工程中最常用的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电寿命模型。现有IPM模型获取方法包括恒定应力法和步进应力法,其中,步进应力法由于其耗时短、效率高等优势,已被证实在电缆绝缘寿命评估领域中具有较大潜力。然而,步进应力法试验结果受试验参数的影响较大,与恒定应力法等效性较难评判,加之温度、电老化和热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MWPT)技术是实现大功率、远距离电力无线传输的有效技术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无人机群输能等应用场景下,若采用单发射-单接收模式成本高、效率低,工程不可实现。此时宜采用单发射-多接收模式,即利用一个相控阵发射天线,通过波束控制在多个受能目标处实现能量聚焦。实现单点对多点的微波无线能
光纤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类可内置于电力变压器中的新型传感技术,可极大地提升变压器状态信息挖掘的深度与广度,满足电力变压器智能运维的技术需求。传感光纤绝缘的可靠与否关系到传感光纤能否直接应用于变压器内部进行状态监测,因此对变压器内置光纤的绝缘可靠性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紧套光纤本体绝缘为出发点,围绕变压器内部光纤本体的耐受电场环境及其电场畸变特性、短时击穿特性与长期绝缘可靠性三部分内容,对应用于变
电流是监测电力系统状态的重要物理量之一。电力系统主要利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进行工频等低频电流测量。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上升,传统CT绝缘困难、磁饱和、铁磁谐振、动态响应慢等问题逐渐暴露,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宽频高幅值电流的测量要求。对雷电流等高频暂态电流的测量主要采用罗氏线圈,但是其长期工作稳定性差。与CT和罗氏线圈相比,全光纤电流传感器(fiber o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将有大量的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时间、充电位置和用户驾驶行为均具有不确定性,大规模电动汽车的集群式充电行为将会影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交通减碳潜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电动汽车充电站既是配电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公共服务设施,充电站的建设规划,需要统筹考虑配电网、充电站以及电动汽车用户三方的综合成本。由于电动汽车负荷和配电网传统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