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本国币值稳定,是货币当局藉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既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是否恰当直接相关,也与货币当局调控经济运行所运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紧密相关。货币政策理论及其政策实践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操作以及货币政策框架的各个方面都有待学术界和货币当局去研究和探索。在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化、经济转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的我国经济中,研究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研究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促进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以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利率平滑操作方式是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理论指导下,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征,从货币政策实践中总结出的政策操作的经验性方法,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采用的政策操作方式。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转变利率调整方式,连续以0.27个百分点的幅度调整一年期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影响经济运行,显示出我国中央银行已经注意到政策调整的操作方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期望政策变化能够使经济运行在不同状态间平滑过渡,既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目标,又能够降低政策变化本身对于经济的冲击,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平滑操作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选择方向。本论文就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理论从中央银行和市场微观主体两个角度研究基准利率平滑操作方式的运行机制,探索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政策平滑操作的特点、规律和所需要的市场经济条件,以及利率平滑操作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为我国中央银行形成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政策操作,降低政策调整本身对于经济运行的冲击,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将宏观经济运行渐进地调整到市场总量资金供求大体均衡的短期均衡状态上来,最终有效调控经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思路。本论文遵循宏观经济理论关注微观基础的发展趋势,从中央银行的角度和微观基础的角度,运用计量分析工具,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利率平滑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1)对我国经济转轨进入攻坚阶段,改进货币政策操作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2)以美国季度经济数据重点考察了利率平滑操作与经济运行规律的吻合程度,论证了利率平滑的微观合意性,指出我国应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改善微观环境对于经济政策信号的敏感性;(3)基于利率平滑操作宏观合意性和微观合意性的宏观经济均衡搜寻机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搜寻机制将利率平滑产生的政策效应系统化为一个有机整体;(4)从利率平滑操作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改善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过程的角度探讨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率平滑政策机制的政策效应;(5)对我国经济转轨阶段支持利率平滑操作和制约利率平滑操作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利率平滑操作的我国货币政策设计以及利率平滑操作应用的阶段性。在理论分析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合意性和微观合意性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利率平滑操作的作用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应用于我国转轨经济的宏观调控,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和分析,内容结构安排和主要观点如下:文章第一部分(绪论)对利率平滑操作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围绕利率平滑操作方式运用于我国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第二章)是对利率平滑操作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经济环境变迁进行梳理,由此考察我国建国以来利率调控的思路演变,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的深入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对利率管制对于利率作用的发挥和利率平滑操作在我国运用的制约做出铺垫。第三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和微观均衡的角度构建蕴含有利率平滑操作的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和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合意性和微观合意性。基于最优货币政策理论,比较泰勒型货币政策规则中引入和不引入利率平滑操作对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差别,引入利率平滑操作后通货膨胀动态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目标利率受到长期自然利率的影响比没有利率平滑操作时权重更大,利率平滑操作具有宏观合意性。关于利率平滑操作的认识得以在完整的理论框架内以货币政策规则为载体展开研究,使得利率平滑操作由不确定经济环境中的一种货币当局经验性的谨慎操作进化为以最优货币政策理论为坚实理论支撑的规范政策行为。基于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在含有消费外部性的简单货币经济的基础上分别引入粘性价格、不完全竞争等因素,模拟货币经济在遭受冲击情形下各重要变量的反应轨迹,选取美国实际数据进行校准,揭示了利率反应轨迹较好地拟合了美国实际数据,利率平滑操作也具有微观合意性。利率操作具有宏观合意性和微观合意性,为利率平滑操作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是第三部分的逻辑延续。在利率平滑操作宏观合意性和微观合意性的基础之上,第五章提出利率平滑操作是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状态的搜寻机制的创新观点,从而提升了利率平滑操作在最优货币政策框架内的地位和作用。利率平滑操作不仅仅是一种中央银行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中的最优政策操作方式,利率平滑操作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微小幅度特征、同方向性特征和连续性特征以渐进式的最短路径搜寻和逼近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状态。利率平滑搜寻机制的实质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由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再到单目标的发展演变中“中性”货币政策理念的政策实践,是货币当局尊重经济持续性规律和遵循微观主体行为特征,避免政策调整本身对于经济规律的扭曲和破坏的政策体现。第六章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经济均衡状态搜寻机制对于货币政策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利率平滑搜寻机制通过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改进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的过程来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将利率平滑操作所产生的良好政策效应统领起来,构成一个系统性的作用于经济的政策机制。第五部分(第七章)探讨利率平滑操作在我国经济转轨中的适用性和基于利率平滑操作的货币政策设计。我国经济转型近30年,市场化程度已经能够支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平滑操作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应用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必要性和适用性。经济转轨中的制度变迁和多种来源的冲击因素使得中央银行需要在技巧性层次上分散地运用利率平滑操作的各个特征。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之后,利率平滑操作在机制性层次上才能得到系统深入稳定的应用。由此,基于利率平滑操作的我国货币政策设计应继续推进市场基准利率的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微观主体对于经济信号变化的敏感性,营造适合利率平滑操作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深化到宏观经济均衡状态搜寻机制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本文的论述注重理论揭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集中深入地分析了利率平滑操作的理论依托、作用机制和实践应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利率平滑操作经济合意性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两个角度相得益彰,共同丰富了利率平滑操作的理论内涵,并特别针对利率平滑操作搜寻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的政策功能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以及紧密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支持制约条件,提出我国应用利率平滑操作的货币政策设计。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三个方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为利率平滑操作寻求理论支持,论证了利率平滑操作的合意性;提出利率平滑操作是短期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的搜寻机制的观点,将利率平滑操作由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提升到货币政策搜寻机制的高度,从而系统化利率平滑操作所具有的良好政策效应;另外,基于利率平滑操作的角度区分货币政策效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同内涵,利率平滑操作以改进货币政策效率的作用机制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使得中央银行注重政策调整作用于经济运行的过程具备了更为深入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