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发生状况,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梗塞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实验设计,收集2005年9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35例,进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年龄、既往史、入院当天GCS (Glasgow coma scale)评分及血清[Na+]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者,及入院血清[Na+]低,则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较大;而GCS评分低者提示可能发生脑梗塞、预后不良。建立logistic回归预报模型,提示该模型预报能力为95.7%,具有很高的预报能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发生率为8.41%,有行血管造影检查者发现血管痉挛、纤细、狭窄或闭塞占13.36%,两者平行关系不大。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的年龄、既往史及血清[Na+]的情况与是否发生脑梗塞密切相关,GCS评分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血管痉挛与脑梗塞的发生可能并非完全平行。
其他文献
水肿是指因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致使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我院2005-2010年共收治水肿患者40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辨
生物除磷技术由于其高效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在污水除磷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系统是以活性污泥为主,系统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系统中聚磷
期刊
基于药品双渠道销售的现象,构建3种双渠道销售模型,分析渠道竞争、医保支付比率等因素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并指出药企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发现:整合模式的药企利润最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