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发生状况,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梗塞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实验设计,收集2005年9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35例,进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年龄、既往史、入院当天GCS (Glasgow coma scale)评分及血清[Na+]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者,及入院血清[Na+]低,则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较大;而GCS评分低者提示可能发生脑梗塞、预后不良。建立logistic回归预报模型,提示该模型预报能力为95.7%,具有很高的预报能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发生率为8.41%,有行血管造影检查者发现血管痉挛、纤细、狭窄或闭塞占13.36%,两者平行关系不大。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的年龄、既往史及血清[Na+]的情况与是否发生脑梗塞密切相关,GCS评分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血管痉挛与脑梗塞的发生可能并非完全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