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果实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京市郊公路边的生长20~30年的二球悬铃木(Plantanus hisp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调控的方法,研究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药剂对悬铃木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为悬铃木果毛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文实验地分A、B两个区,分别研究不同的化学药剂对悬铃木当年和次年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A区9个药剂组合中,与CK相比,ETH(40%)和ETH(10%)+草甘磷(10%)的处理效果最佳,使悬铃木当年果实减少率达70%以上,对悬铃木叶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明显抑制了悬铃木当年果实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A区这两种处理的悬铃木果实鲜重和含水率明显降低,细胞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强;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ETH(40%)和ETH(10%)+GLY(10%)的处理使得悬铃木的小坚果皱缩细小,果序轴细胞出现核质不丰富、细胞质降解等衰老性状。(2)在B区30个不同药剂及浓度的组合中,与CK相比,GA3(20000mg/L)、GA3(40000mg/L)以及2-硫尿嘧啶(20000mg/L)的处理效果最佳,使得次年新果与老果的比值减小了50%,比较明显的抑制了悬铃木次年果实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B区这几个处理的悬铃木芽和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强。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实验RNA组学和计算机RNA组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粗糙脉孢菌两类snoRNA进行了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和实验鉴定,首次从粗糙脉孢菌中鉴定55种box C/D snoRNA和20种box H/ACA sno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pAmpcs)共有抗原表位,并实现pAmpCs共有抗原表位-Trx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 方法:运用多序列比较工具找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丛枝菌根。丛枝菌根真菌在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尤其是磷素吸收方面有突出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其对
异基因(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活化T细胞主导的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此过程中T细胞共刺激信号的参与对于T细胞活化和免疫排斥的发生是必需的,阻断共刺激信
可持续性早景园林是严重匮乏水资源城市的首选目标,其中最为主要的构建植物为旱生景观生态草。但大多数所选出的生态草植物的种子存在着休眠和成苗缓慢的问题,成为制约旱景园
近年来,男性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临床调查发现,肾脏疾病及环境污染因素致使精子发育异常引起的不孕不育病例明显增加,精子成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极强的
向日葵是菊科一年生作物,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环境非生命因子包括光、盐分、水分和温度等,这些是全球减少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而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所有这些因子中,盐分与干旱是限制植物发芽、幼苗定居以及产量的主要因素。盐可以通过产生一定的渗透势阻止吸水或通过特定离子的毒害作用影响种子发芽。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聚乙二醇(PEG)和中国吉林省西部常见的11种盐,评估在不同温度下
獐毛(Aeluropus littoralis)为禾本科獐毛属多年生丛生型禾草。耐盐碱、抗旱、营养繁殖力强,并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建植人工草地和生物治理改良盐碱地理想的草种。本文采用
本文以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6年、2003年、2009年、2012年的火烧迹地,利用生化方法对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