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开胸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大鼠24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分析大鼠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各导联ST段的演变特点;2.观察甘蔗叶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雄性,体重230±20克。随机分为实验组(甘蔗叶多糖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前24h、30min和术后连续4周,实验组给予甘蔗叶多糖(4g/L),按剂量1mL/100g大鼠体重灌胃给药,1次/d,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手术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操作方法相同,仅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而不打结。记录开胸前及术后心电图,观察肢导联(Ⅰ、Ⅱ、aVL、aVF)和胸导联(V1、V2、V5)ST段偏移程度。术后较术前ST段抬高≥0.1mV,提示造模成功。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分析24h内每间隔1h肢导联(Ⅰ、Ⅱ、aVL、aVF)和胸导联(V1、V5)心电图,监测ST段偏移情况。假手术组术后直接安装动态心电图。术后4周沿原手术切口开胸,心尖部取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出大鼠心脏,测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切除结扎线以上心肌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大鼠至实验终点存活情况:实验组13只、模型对照组9只、假手术组8只。1.动态心电图结果:(1)心肌梗死后24h心电图演变:动态心电图开始后记录到ST段与T波呈弓背向上抬高,此时未出现异常Q波。数小时后可见异常Q波开始出现,ST段持续抬高达到顶峰,之后抬高的ST段开始缓慢回落,一直持续到监测结束。(2)ST段抬高情况:假手术组大鼠24h动态心电图ST段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实验组Ⅰ导联、Ⅱ导联及V5导联ST段抬高幅度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测导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检查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规整,胞浆丰富,心肌细胞核大小均匀,呈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心肌细胞无萎缩或肥大,无嗜伊红浓染和坏死。模型对照组大鼠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明显水肿,间质内可见较多结缔组织增生。甘蔗叶多糖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部分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淡染,心肌纤维无明显增粗。3.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室质量指数测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室质量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室质量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血浆ANG-Ⅱ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测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动态心电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24h检测,ST段抬高以肢导联(Ⅰ、Ⅱ、aVL)和胸导联(V1、V5)最为明显。2.甘蔗叶多糖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大鼠24h内ST段抬高程度,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3.甘蔗叶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大鼠心室重构,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ANG-Ⅱ浓度,升高SOD含量和降低MDA水平发挥对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