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为华人和印度人移民美国提供了新的契机,该法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对亚洲移民的歧视与限制,使得他们可以与其他各洲的居民一样平等地移民美国。自此以后,华人和印度人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与此次移民潮相伴随的是,美国华人和印度人的人口结构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移民的来源结构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男女性别比例趋于平衡,这不仅可以使华人和印度人社会保持相对稳定,而且也有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移民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两个族群人口结构特征的这些变化对他们的美国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化进程中,美国华人和印度人在就业特征、政治参与和异族通婚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性。从就业特征上来看,当代华人和印度人的职业层次显著提高,且就业领域日益多元化;但与此同时,这两个族群内部职业的两极分化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仍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歧视。从政治参与和异族通婚情况来看,自1965年到现在,这两个族群的参政积极性和参政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异族通婚率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若与其他族群相比,他们在这两个方面与主流社会的融合程度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化。
尽管华人和印度人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例如,在语言使用方面,印度裔的英语水平不仅明显高于华裔,而且也高于亚裔的总体水平,这无疑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再者,这两个族群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移居美国以后,很多华人转而信仰了基督教,但是大多数印度人却依然坚持先前的宗教信仰,并以此来维护和加强他们的种族认同。此外,美国华人和印度人的区域分布和居住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1965年以后华人区域分布和居住模式的分散趋势日益增强,但集中分布的特征仍很明显。与华人不同的是,印度人不仅均匀地散布在美国各地,而且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民族聚居区。
上述差异性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主要可以从移民自身情况、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和祖籍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去分析和探讨。移民自身情况主要包括移民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指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及主流社会民众对少数族裔的态度会给华人和印度人的美国化带来重要影响;另外,祖籍国在语言使用、宗教信仰、民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移民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