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试验主要观察肾病Ⅰ号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慢性肾炎阳虚证患者免疫功能、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并与肾病Ⅰ号膏局部贴敷及西医常规治疗进行比较,进而探讨肾病Ⅰ号膏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机制。 方法: 1.将门诊和住院的60例慢性肾炎阳虚证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穴位贴敷组(A组)、肾区局部贴敷组(B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C组)。西医常规治疗组(C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穴位贴敷组(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Ⅰ号膏穴位贴敷治疗,即从一九开始(12月22日~3月6日),肾病Ⅰ号膏外敷三阴交(双)、肾俞(双)、神阙、命门、关元7个穴位,逢九敷一次,每次敷3天,连敷9次;肾区局部贴敷组(B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病Ⅰ号膏肾区局部外敷,逢九敷一次,每次敷3天,连敷9次。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填写慢性肾炎阳虚证中医症候积分量化表,计算各组总的显效率、有效率,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 3.查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其安全性指标,以观察肾病Ⅰ号膏有无毒、副作用。 4.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24hupq、3小时尿红细胞记数、免疫球蛋白、补体C3、CD4+、CD8+及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计算Ccr及CD4+/CD8+比值,观察肾病Ⅰ号膏对慢性肾炎患者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免疫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 1.结果表明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P<0.01)。 2.肾病Ⅰ号膏外敷治疗组(A组、B组)患者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中医症候改善则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则显示穴位贴敷组(A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 3.A组治疗后24hupq、3小时尿红细胞记数、Scr、BUN、Tch、TG、Fib、CD4+/CD8+比值、淋巴细胞(%)显著降低,Ccr、IgG、IgA、、嗜中性粒细胞(%)显著提高(P<0.05或P<0.01);B组仅在Scr、Ccr、IgG、嗜中性粒细胞(%)、Tch、TG方面有显著性差异;C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表明:A组在降低Scr,提高Ccr上较B组更加显著(p<0.05);与C组比较,A组在降低Scr、Tch,提高Ccr、IgG、嗜中性粒细胞(%)上更加显著(P<0.05或P<0.01)。 结论: 1.肾病Ⅰ号膏外敷治疗慢性肾炎阳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慢性肾炎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高,未发现毒、副作用。 2.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肾病Ⅰ号膏穴位贴敷可有效减少慢性肾炎阳虚证患者的血尿、蛋白尿,降低血脂,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肾功湖北中医学院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能,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3.肾病I号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阳虚证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穴位及药物的共同作用,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肾脏血流;降低血脂,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分布;改善全身及肾脏的高凝状态,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4.关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是否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