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战后东亚国际格局的构建:从国共内战到中苏结盟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les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结束后,中国与美、苏、英等大国共同努力,构建起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雅尔塔体系。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政府作为雅尔塔体系的构建者,成为战后世界四大主要力量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但实际上却有名无实。二战后期,美国为使苏联尽快参加对日战争,迫使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东北主权和利益受到侵害,中国大国地位可见一斑。  国共内战爆发后,美苏共同扶植的“蒋介石统治下”中国的政治基础发生变化,尤其内战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美苏合作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纷纷调整东亚政策,动摇了雅尔塔协定基础上的战后东亚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际上美苏冷战的影响,中苏联盟、中美对抗成为东亚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走向,美苏东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更加敌视中共政权,政治上孤立、外交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妄图分裂中国。同时,美国东亚战略的重心转向日本,积极筹划单独对日媾和政策,分化中日关系,为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中苏同盟建立后,中苏走向全面联合,日本完全倒向美国,美国对华政策由有限地重点遏制向“全面、无差别”遏制转变。在对日政策上,美国将日本纳入其东亚战略轨道,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桥头堡。此后,东亚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美、日、韩和以苏联为首的苏、中、朝的对峙局面,东亚国际格局的对抗性明显增强,东亚冷战格局最终形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战后初期东亚国际格局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与东亚国际关系以及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关系上,缺乏对中国在战后东亚国际格局构建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正文第一章国共内战爆发对东亚国际格局的影响,具体概述国民党溃退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巨大反差对东亚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对战后东亚国际格局的冲击,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美苏东亚政策的调整对东亚国际格局形成的冲击。第三章中苏结盟与东亚冷战格局的形成,从中苏走向同盟的艰难历程和东亚大国对中苏同盟的反应,具体阐明中苏结成同盟对构建东亚国际格局的作用。结语部分,以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和中苏结盟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为视角,概括了中国对战后初期东亚国际格局的影响,强调了中国从一个准大国到一个独立的大国在构建东亚国际格局进程的地位和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