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新近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以再生,而这种结构重建是功能重组的基础。损伤后重新生长的神经突起称为出芽,是未损伤神经元轴束生长走向损伤区域以代替退变轴束的一种反应。本实验研究不同方式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出芽标记物—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电刺激联合bFGF治疗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探讨康复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作用,为电刺激及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分组:Wistar大鼠(成年雄性,250-300g)128只,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使用5分法判断模型是否制作成功。取符合2分和3分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患侧电刺激组、双侧电刺激组和双侧电刺激联合bFGF治疗组,每组32只。(2)电刺激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尾静脉注射:造模成功后用6805-C电针仪对电刺激组大鼠前肢腕部进行患侧、双侧电刺激(4-5V,0.5ms,3Hz),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双侧电刺激联合bFGF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30分钟内尾静脉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其双侧电刺激同上。(3)行为学测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3天、7天、14天和28天时每组各取8只大鼠,先进行走横木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然后灌注、取脑、固定,于视交叉平面取材制成6μm厚石蜡切片,使用GAP-43、bFGF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阳性<WP=5>表达产物。(4)统计学方法:用SPSS统计学软件11.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用X±SX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电刺激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走横木实验结果为: 7天以前运动功能恢复较缓慢,28天时运动功能接近正常水平。患侧电刺激组于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恢复(P<0.05),双侧电刺激组于14、28天与对照组、患侧刺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双侧电刺激联合bFGF治疗组于7、14、28天与对照组、患侧刺激组相比功能恢复明显(P<0.05)。(2)不同电刺激对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在各梗死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阳性反应产物增加,3天时反应增高,7天时达高峰,14天时降低,28天仍有阳性产物表达。患侧刺激组在14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刺激组在7天、14天、28天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28天时,双侧刺激组明显高于患侧电刺激组(P<0.05),双侧电刺激联合静脉bFGF组在3天时与患侧刺激组比较即有显著差异(P<0.05)。(3)不同电刺激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在各梗死周围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阳性反应产物增加,3天时反应增高,7天后逐渐降低,14天、28天仍有阳性产物表达。患侧刺激组在14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刺激组在7天、14天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双侧电刺激特别是双侧电刺激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应用较传统的患侧电刺激对生长相关蛋白、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更显著、起效更早。(2)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电刺激都可通过上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而促进出芽,两者共同作用该蛋白出现更高表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