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胖是指因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一种病症。肥胖与痰湿的关系密切。王琦等通过对肥胖患者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1036名肥胖患者中具有气虚表现高达86.4%,具有痰浊有72.1%。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俞募配穴理论指导下的埋线方法对痰湿内盛型肥胖症临床干预,并探讨其治疗的中医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及大量临床病历总结基础上,将65例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治疗组,进行治疗,对照组1(埋线组)以中脘、水分、天枢、水道、大横、带脉、关元临床常用穴为主穴,对照组2(针刺组)采用肺俞、脾俞、章门、肾俞、中脘、胃俞、石门、三焦俞、京门、中府俞募穴为主穴,治疗组(埋线组)采用肺俞、脾俞、章门、肾俞、中脘、胃俞、石门、三焦俞、京门、中府俞募穴为主穴,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对腰围、体重、BMI、血脂及痰湿内盛型症状积分的影响。采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F检验,组内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结果:1.总疗效:在减腰围方面,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45.45%、80.95%,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体重方面,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68.18%、71.43%,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降低BMI方面,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54.55%、31.82%、38.1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一般指标:三组治疗前后WC、体重、BMI均有明显下降(P<0.01),三组治疗前后治疗效果明显。降低WC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体重、BMI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三组在降低体重、BMI方面疗效相近,在减WC方面,治疗组疗效>对照组2>对照组1。3.实验室指标: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TC、TG下降,HDL-C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1 LDL-C下降,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 LDL-C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均可以降低TC、TG,升高HDL-C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L-C下降方面,对照组2疗效优于其余两组,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症状:三组治疗前后痰湿内盛症状积分均有下降P<0.05,三组对改善痰湿症状均有明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2相比有较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对照组2>对照组1。结论:1.俞募配穴埋线疗法、俞募配穴针刺法、临床常用穴位埋线法对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症的各项指标如:WC、体重、BMI、血脂(TC下降、TG下降、HDL-C升高)、痰湿症状均有一定疗效。提示针刺和埋线;俞募配穴与临床常用穴对痰湿内盛型肥胖症均有一定疗效。2.其中在改善WC和痰湿内盛症状方面俞募配穴疗法疗效优于临床常用穴位法;俞募配穴埋线疗法明显优于其余两组。3.在对改善体重、BMI、血脂(TC下降、TG下降、LDL-C下降、HDL-C升高)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对上述症状均有改善,但效果差别不大。4.俞募配穴埋线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中医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症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