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等教育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所谓的知识经济便是以知识以及技术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引擎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逐渐的取代了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也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这个大背景下,印度作为世界经济的后起之秀,在国际舞台上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经济的发展也与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自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就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印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使得印度的经济增长飞速。在印度公共财政约束以及教育系统总体质量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印度对其高等专业教育采取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对其理工教育的发展。印度的发展经验表明了: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具有创新性并且是高质量水平的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对于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人才外流等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解决办法。同时,国际经验也证实,由高等教育发展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例如美国,正是由于其拥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等,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又如印度,近年来其高等教育在一些专业学科方面的飞速发展对印度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本文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首先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以及结合相关的统计资料,对印度的人力资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根据印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印度教育等现状,并指出了在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根据卢卡斯的扩展模型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的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分析与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通过扩展的卢卡斯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了印度2001年至2011年间的各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次,丰富的资本是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和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最后,从各级人力资本的存量来看,印度各层次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波动较大,整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缓慢。各级人力资本存量都在不断增加,高等人力资本的存量增长速度很快,而初等以及中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则比较小。通过以上对印度的高等教育以及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印度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的结论,这对与印度国情相似的中国来说有很多的启示,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诸如人才流失以及知识型人才失业等的问题也值得中国思考。
其他文献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按新型办学模式运行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也是1999年经浙江省教育厅同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2004年经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8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术后
笔者以笔者学校“3+1+X”模式,成功开展定向运动为例,谈谈如何让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一、“3+1+X”模式助推项目精细管理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笔者学校以定向运
与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相比,网路环境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环境,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信息来源空间空前增大的条件下,
明代中国与朝鲜关系十分密切。朝鲜通过定期向中国朝贡来维持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其朝贡的路线也几经变化,经历了由海路到陆路再到海路的演变过程。路线的变化与两国间的关系及
民主社会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以西欧诸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以及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的统称。作为一种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在全球传播广泛;作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后其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通过相应处理将其作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压氧(HBO)治疗组,均为1
随着新世纪人们日常生活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日益加剧,黄褐斑已逐渐成为当代女性一大困扰,这也对黄褐斑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于此,参考近年来国内相关针刺治疗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我国本科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教育过于追求实用、功利,丧失了专业发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农村环境日益恶化。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以农民环境权保护为视角,认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