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上游山区和平原辐射雾边界层结构及雾过程演变规律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10年1月和12月在宣恩和荆州开展的综合外场观测所获取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资料,重点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山地和平原)的雾气过程中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随时间、高度的变化特征和雾气过程的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大雾在两种下垫面结构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异同。结果表明:晴天无雾日,宣恩地区的逆温层出现在17:00时左右,但强度较弱,随着时间的发展逆温层底不断抬升,荆州的贴地逆温层出现的时间在20:00左右,一直持续到次日8:00时消散,荆州出现逆温层时间滞后于宣恩,但强度要比宣恩大,两地的逆温层主要为单层逆温结构。宣恩400m以下的风速始终较小(小于2m/s),400m高度以上风速较大。荆州的风速分布表现为白天风速小,夜间风速大,垂直风速梯度也是白天小、夜间大,这是因为白天太阳辐射强,地表增温快,湍流混合加强,近地层空气得以混合,使得风速梯度较小。日落后,由于地表辐射冷却,近地层生成逆温层,边界层结构稳定,能量在稳定边界层内累积,使得在逆温层上存在较大的风速切边,从而产生低空急流。宣恩地区的雾一般在地面相对湿度达到95%、风速为静风时生成,出现时间为00时至02时,雾生成时逆温层为低悬逆温,雾首先是在空中生成低云,而后低云向上发展并向下延伸及地成雾,所以雾一旦生成就会达到很高的雾层厚度,这是因为宣恩的特殊地形使雾生成时受山谷风环流影响所致。荆州地区的雾一般在地面相对湿度达90%、风速为静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形成,出现时间一般在日落后19时至21时。12月22日的雾过程,由辐射冷却形成,雾层厚度低,但持续时间长。12月29日这次雾过程,强度大,雾层厚度高,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强浓雾持续时间长达6小时,雾层厚度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见度迅速下降,成熟后没有经过持续过程就迅速消散(15分钟),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地面辐射降温和偏南暖湿气流维持了雾过程的持续发展,快速消散的原因是近地层风速明显增大,强的梯度风更有利于较干、较暖空气混入雾中,使雾层消散。
其他文献
阿保机最初官职为挞马狘沙里,即契丹的一个军队侍卫长,然而他凭着自身的努力,最终建国成为辽朝皇帝,这个过程充满机遇与挑战。契丹早期社会因发生权力斗争,时局动荡,他借助迭剌部权力斗争和各方家族势力的斗争,获取到了其伯父于越释鲁的权力。得到权力后,阿保机多次凭借军功得到痕德堇可汗的赏识,仅一年的时间就从迭剌部夷离堇擢升为大迭烈府夷离堇,成为仅次于联盟首领的军事首领。阿保机被推为可汗之前,他南下征伐多次与
学位
非宗室完颜姓家族是金朝贵族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函普兄阿古乃一系、函普弟保活里一系;以娄室一族、希尹一族为代表的异姓完颜;还有因军功而受完颜氏赐姓的其他人。非宗室完颜姓各个家族在金朝开疆扩土、灭辽伐宋、官制改革、作新人文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古乃一系和保活里一系的家族主要成员在金朝建立前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古乃一系,自胡十门归太祖后,历代追随金朝统治者,胡十门参与讨伐高永昌,布辉参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小山姆·巴斯·沃纳(Sam Bass Warner Jr.)生于1928年,是美国著名的城市史学家,曾任美国城市史协会(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主席。沃纳的研究受到了麻省理工-哈佛城市研究联合中心、华盛顿大学城市和地区研究所、国家人文基金的支持。沃纳对于美国城市研究理论的丰富具有较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变量理论、内城外城的概念,为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和理论更新提供了新的角度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