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子》一书曾被古史辨派学者误判为伪书,所幸河北保定县《文子》残卷出土让其伪书之说得以澄清。众多学者认为《文子》就是一部解老之作,然而《文子》实是一部以老子哲学为主体,融合了儒、墨、法、兵等各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思想丰富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本文旨在探究《文子》中的黄老学特征,《黄帝四经》是学术界公认的年代最早也最为完整的黄老学著作,所以笔者重点从《文子》与《黄帝四经》两本著作的思想联系来完成。文章以道为统领,执一无为是道治的核心,因循是无为的方法论,德、法是道体的流行发用。无为以体道,德治与刑法以入道。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来论述文子“执一无为”的思想。第一部分解释何为“执一”及其与黄老学“执一”的相关性,提出“执一即循道”进而阐述其道论对老子道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解释“无为而治”的政治术,具体分析了文子无为的内涵和与老子无为的不同。那么无为而治又如何实现呢?治国的前提是修身,所以第二章着墨论述个人应该精诚、虚静修身成圣来达到是治国的要求。圣王执一,以理物之情性,第三章分别从因循养生和因循而治两个方面来论述《文子》中的因循思想。第一部分是对因循养生的具体要求,重点提出神清意平、轻利重生两个观点。第二部分讲如何因循治国,不仅制定政策要循天道因人性,任人也要遵循每个人的特点。国家能治人性是内因,法度是外因,所以文子同样讲“法”的重要性,最后一章通过梳理《文子》中刑与法的关系、德与法的关系和法宽刑缓的主张来论述的刑法与德治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