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海口市“小升初”首次实施了划片入学与指标到校相结合的政策。早在1999年开始实施划片就近入学,时至今日,海口市“小升初”已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对于此次实施的入学方案,家长、学生和教师的看法各不相同。家长觉得由于学校差距大,划片就近入学显得有违公平,学生对于就近入学、取消统一考试没有很深的体会,教师觉得就近入学对自身的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近入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划片方案的合理性、家长的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完善海口市“小升初”就近入学的建议,如缩小学校差距、公开阳光录取程序、建立流动教师制度。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说明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海口市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主要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海口市目前“小升初”就近入学的比例有多少?家长、学生和教师如何看待就近入学方案?对于家长来说,支持或反对就近入学方案的理由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免试就近入学,是否减轻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对于教师来说,就近入学的学生是否对他们的教学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试就近入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海口市“小升初”就近入学的因素分析。根据调查,影响就近入学方案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就近入学的政策文本受到质疑;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不够透明;三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四是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影响。第四部分是完善海口市“小升初”就近入学的建议。在前文的调查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入学方案的建议:一是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学校差距;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阳光录取程序;三是建立成熟的教师流动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