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于通过开展研发活动而实现的科技创新。2016年中国开始施行的"十三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而近年来中国在研发投入、科技产出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国家和企业日愈增加研发资金投入的同时,研发活动为业绩带来的贡献究竟如何?随着研究内容的完善与研究方法的成熟,学者们除了探讨研发投入与绩效的直接关系外,开始对两者关系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进行研究。研发活动历经时间长,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应当关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高管既影响研发活动的决策,又影响研发活动的执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激励水平的差异是否会改变研发投入影响绩效的程度值得探讨。但已有研究中对高管激励、研发资金投入、绩效这三种因素的关注更多的仍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等,这种分析依然是一种直接联系,不是忽略关注研发活动结果是否有效,就是忽略从研发投入到产出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研发活动的实施效果如何?投入的研发资金是否有效的转化成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贡献?高管激励能否有效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从而对研发绩效起到调节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时,本文着重探讨了高管激励这一重要治理机制对研发绩效的调节作用。本文将2010~2014年在中国沪深A股披露了研发活动的上市企业选作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详细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对高管激励在两者间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加强企业、社会对研发活动的重视,并为设计有益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更有效的研发活动,最终实现财务绩效的提升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依据。本文一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本文的研究意义,除此之外,还整理了研究思路,阐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的文献分别从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关系、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和治理因素对研发绩效的调节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并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从而阐述受到的启发,使本文能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所依据的理论,从而提出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第四部分选取样本数据、定义变量和建立模型;第五部分采用分层与分组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与此同时,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研发投入对企业滞后期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该作用具有显著性,研发投入越大,财务绩效越好;在滞后一期时,这种积极作用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基本维持在三年左右,研发投入对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高管薪酬激励在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强度的作用,并属于同质调节变量。第三,高管股权激励在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属于纯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为完善中国上市企业的高管激励机制,提高研发活动的投入与利用效果,增强自主创新力,最终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