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凭借防渗性能好、施工快捷、适应变形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疆坝工建设中的重要型式之一。随着坝高的增加,为保证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防渗安全,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力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天然砾石骨料已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中,但受现行设计规范的约束,骨料最大粒径限制在19mm以下。研究表明将沥青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增大至31.5mm后,可以提高自身强度特性、降低沥青
【基金项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金项目“大粒径砾石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静动力数据本构及抗震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21D01A100)课题主持人:何建新副教授(新疆农业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凭借防渗性能好、施工快捷、适应变形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疆坝工建设中的重要型式之一。随着坝高的增加,为保证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防渗安全,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力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天然砾石骨料已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中,但受现行设计规范的约束,骨料最大粒径限制在19mm以下。研究表明将沥青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增大至31.5mm后,可以提高自身强度特性、降低沥青用量,为采用大粒径骨料配制沥青混凝土应用于高坝建设中提供依据。但对于大粒径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是否容易产生离析尚不清楚,在静力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受传统本构理论建模时基础假定的约束,现有的本构模型并不能精确地描述沥青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因此,进一步研究大粒径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静力特性和本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对骨料最大粒径19mm、26.5mm、31.5mm、37.5mm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选,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骨料最大粒径、温度和沥青用量变幅对沥青混凝土离析性能的影响,结合现场碾压试验对骨料最大粒径37.5mm的沥青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中型静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骨料最大粒径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特性、体积变形特性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E-v模型、E-B模型和“南水”模型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沥青混凝土三轴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各模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回归(PPR)无假定建模技术对三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出用于描述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计算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骨料最大粒径沥青混凝土的稳定度、流值、劈裂抗拉强度和孔隙率PPR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骨料最大粒径为19mm、31.5mm和37.5mm的沥青混凝土,其稳定度、流值、劈裂抗拉强度指标在相同水平下时,保持矿料级配指数和胶浆浓度不变,随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沥青用量以0.3%~0.4%的变化量下降;当骨料最大粒径超过26.5mm时,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将显著减小。(2)将PPR无假定建模技术与基于熵权的TOPSIS评价法相结合应用于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优选中,可实现全因素水平组合的配合比方案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预测和定量评价。优选出的不同骨料最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制备的试件的抗弯和抗剪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且随配制沥青混凝土的骨料粒径的增大,自身的抗弯强度和内摩擦角逐渐增大,弯拉应变和黏聚力逐渐减小。(3)室内振动碾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骨料最大粒径对所配制的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影响最大,温度影响次之,沥青用量变幅影响最小;沥青混合料的分离度随采用的骨料粒径的增大、混合料温度的升高和沥青用量变幅的增多而增大。相同压实功下减少摊铺厚度或提高初碾温度,骨料最大粒径37.5mm沥青混凝土离析倾向性均会增大;在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30cm工况下沥青混凝土离析倾向性最大,但芯样的分离度、矿料级配偏差和沥青用量偏差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且芯样上、下部力学性能差异程度不大,表明骨料最大粒径37.5mm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并未发生离析。(4)采用大粒径骨料配制沥青混凝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抗剪性能,改善延性,但也增大了剪胀性;随骨料粒径的增大所配制的沥青混凝土偏应力峰值呈非线性趋势增大,最大体缩应变及对应轴向应变逐渐减小,最终体应变逐渐增大。骨料最大粒径37.5mm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5)将PPR无假定建模技术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非线性数据建模中,避免了传统的证实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本构模型时存在的模型假定与沥青混凝土受力及变形特征不相符的问题;所建立的偏应力和体应变PPR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地反映沥青混凝土的复杂力学特性且相较E-v,E-B和“南水”模型在反映沥青混凝土应变软化特性和剪胀段变形特征方面更为突出。
其他文献
城市风貌规划是以提升城市品质和创造城市特色为目的,以系统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城市空间、建筑与景观环境设计的美学法则,对影响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空间、建筑与景观环境进行有远见的整体的规划设计。我国不少旧城在重新融入现代都市的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本来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本研究基于实践实习过程中所参与的《伊宁县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基础上,从老城区地域风貌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出发,将老城区风貌改造规划理
随着新疆工农业不断发展,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农用拖拉机尾气排放作为非道路移动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占比超过81%,其尾气含有较高比例的NOx与PM,两者在空气中的含量过高不仅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是光化学烟雾和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针对新疆农用拖拉机不同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农机污染物排放特征,为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
为研究天山云杉林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借助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天山云杉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并结合RDA分析探讨多因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海拔、郁闭度和林分年龄条件下土壤肥力水平,以期为新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及
海绵城市是迎合社会发展趋势及目标产生的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着重在于打造防内涝、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资源型城市,保证城市“水”的高效利用及匹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起步晚,海绵城市建设中又涉及较多学科及专业,不仅复杂性强,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资金需求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产品产出、服务及资金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就需加强对PPP模式的推广应用。本文以重庆市海绵城市PPP项目中政府责任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
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事关国民经济发展。近年来,道路运输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时有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其中人为因素是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视,但目前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基础仍然薄弱,安全局势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加强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是一项必须且要常态化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治理理
<正>“绣花功夫”是一种创新创造能力和抓落实的行动,关键是要在细节处出实招、见真功。当前,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迫切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性强、作用发挥好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高质量发展磅礴之势。丰富“绣花图”,让人才“涌”进来。“绣花功夫”前提是要有底样、有图谱。引才机制上要再优化。坚持党管人才,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高效运转的管理
钢渣是钢铁行业排出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我国的综合利用率很低。建筑工业化促使我国自2007年起开始推广干混砂浆。考虑使用钢渣砂部分取代天然砂制备砂浆,不仅能促进钢渣有效治理,还能降低砂浆成本,具有长远的环保、社会及经济效益。已有研究大体围绕钢渣砂不同取代率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钢渣砂安定性对取代率的限制进而得出钢渣砂的最优取代率,但针对钢渣砂不同取代方法对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而取代方法又
本文以北疆地区1961-2020年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为基础,基于SPEI对北疆历史上的干旱情况与新疆历史干旱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了不同时间尺度SPEI下北疆地区的气象干旱的强度、频率等时空演变规律。通过结合国内外对于骤发干旱的识别标准与北疆地区的独特情况,确定了北疆地区骤发干旱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识别标准,并探究了骤发干旱的覆盖度、频率等特征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CMIP6未来情景模式模拟数
<正>精准化引才,构筑产才融合高地。绘制“引才地图”,分类制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发布覆盖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共407个职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制订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动制造业企业跨越发展,目前辖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6759家。系统化育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制定实施“凤凰英才计划”,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蓝藻水华在全球淡水生境中暴发的频率和强度也逐渐增加;同时,也加速了一些具有入侵能力的水华蓝藻物种在全球的扩散,其中,拟柱孢藻和卵孢金孢藻受学者关注较多。卵孢金孢藻是一种丝状固氮蓝藻,原分布于热带地中海地区,之后在全球多个地方被报道。近年来,我国上海也暴发了卵孢金孢藻水华。作为我国新近发现的水华蓝藻,对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仍相对较为匮乏。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大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