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老年妇女经济保障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女性群体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老年妇女在我国老年女性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老年女性由于其相对于男性的长寿以及一直以来的社会性别歧视所产生的弱势积累效应,从而使老年女性问题更具特殊性,尤其是经济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在当今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女性老年人口问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本研究以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从性别视角及老年妇女的特殊性出发,研究城镇女性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状况,寻找影响其经济状况的因素,为解决中国城镇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改变她们的弱势地位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构成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并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明显不同,相对于男性,女性生活来源更多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而男性老年人的经济独立性相对较高;主要生活来源存在较大年龄差异,表现为低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收入和退休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庭成员经济供养的依赖性越强;在婚老年女性以劳动收入和储蓄为主,而丧偶老年人则以社会保障收入为主;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和储蓄为主,而健康状况不佳者主要依赖社会保障收入。这些特征也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验证,在所有自变量中,只有年龄、婚姻状况以及现在是否继续工作对城镇老年妇女的经济保障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城镇老年妇女经济保障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在于三个方面:收入来源较少,结构单一,社会保障及经济自养能力不足;收入来源的群体差异较大,弱势群体的经济困难更加明显;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制度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及困难。据此,本研究提出从五个方面完善城镇老年妇女经济保障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老年妇女覆盖其中;二是实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应保尽保;三是建立针对特殊致贫原因的社会救助制度;四是积极调整社会政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五是支持老年妇女参与社会,提高其自养能力。
其他文献
彩礼作为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每个家庭无法避开的文化符号,彩礼依赖于乡土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本文立足田野,以天津A村的实地访谈调查资
前言  推动人类美术的发展不只是某位美术家或画家的责任,也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责任,也正因如此,集各国家、民族文化于一体的世界美术才得以不断继承和发展,在丰富人们视觉的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中国现代油画与传统绘画构图作为美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类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其与现代油画间的差异,进而对现代油画受传统绘画构图的影响展开
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讲是实践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文化,文化对人气质、修养、能力、眼界、思想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农村居民个人成长之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