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东吐莫地区岩性圈闭识别及评价优选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论述了松辽盆地北部的勘探现状,认为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构造圈闭已被探明,构造圈闭的油气剩余资源越来越少,其潜在资源量已不能达到五个资源储量序列比例的合理要求,也不可能继续保持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局面,这将影响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开展岩性圈闭的识别与评价优选研究,大力挖掘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气藏的潜在资源。由此对本文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及岩性圈闭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沉积盆地中不同类型沉积微相、不同类型砂体及其分布是岩性圈闭形成的主控因素,论述了识别岩性圈闭的六个基本要素,并对岩性圈闭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总结。 本文主要用地质、高分辨率地震、测井等资料,通过对大庆油田已知岩性油气藏的详细解剖,分析、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分布规律、各项参数属性及油气水分布情况,建立了岩性油气藏纵、横向正、反演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油气成藏、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作指导,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变速成构造图、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形成了岩性圈闭识别方法,并根据油气成藏五项因素进行岩性圈闭综合地质评价、资源量估算、优选排队及决策分析,对有利圈闭进行精细描述,预测其含油气性,最终部署预探井位。
其他文献
从具有明显发病症状鲈鱼的病灶部位分离到一株优势菌SF-1,经人工感染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的鲈鱼再分离的SF-3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为此次鲈鱼苗烂尾闰贩致病菌
该文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建立了天然水中溶解态无机硒、Se(IV)的原子荧光光谱法 的测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长江、珠江口及渤海中Se(IV)、溶解态无机硒(TDISe) 的生物地
该文在分析亚洲大陆入海河流特别是中俄大河流的水文、泥沙、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亚洲入海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规律,对亚洲大陆入海河流作了分区,分析了各区入
该广大获得锯缘青蟹的自然受精和人工受精材料的基础上,对其受精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该文在硅钼蓝法的基础上通过萃取的方法提高了海水中溶解态活性硅的测定灵敏度,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为:100ml样品加入40ml酸性钼酸铵10min后,加入60ml混合还原剂,1h后加入10ml
学位
该论文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建立了天然水体中总溶解态无机锡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体系,并将该方法应用到长江、珠江口、渤海海区,初步探讨了锡在这些河流、河口、海区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