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累累》中女主人公生存困境的探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娜·昆德兰(1953—)是美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擅长刻画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经常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智慧描绘普通女性的生活和经历,也因此于1992年获得普利策评论奖。《伤痕累累》是她于1998年所发表的长篇力作,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美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国内对《伤痕累累》的研究甚少,迄今为止,只发现有一篇研究论文,论及的是作品的艺术手法。因此,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讨《伤痕累累》中女主人公在当今社会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在这部作品里,安娜·昆德兰用其宽广的胸怀叙说了女主人公弗兰妮的生活、情感和希望,透视了美国当代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并揭示了当代女性的自我寻找和构建的重要主题。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了女主人公弗兰妮身处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人格的当今社会里,所遭遇的残酷家庭暴力和进退两难的生存困境,阐释了以弗兰妮为代表的现代女性仍然受到传统男权社会压迫的现状,强调了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重要性。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概述了本文所运用的女性主义理论,并对国内外有关昆德兰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综述,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章首先论述了女主人公弗兰妮所遭受的家庭暴力。作为现代社会的职业女性,弗兰妮一直生活在丈夫的压迫之下,丈夫的残酷虐待以及对她所表示出的扭曲的爱使她身心备受折磨。第二章重点探讨了弗兰妮在遭受家暴时所持有忍让态度。一直生活在丈夫压迫下的弗兰妮隐忍沉默,对外界更对自己的至亲隐瞒实情,这种隐忍无疑使她自己渐渐成为社会的他者,并加重了她的生存困境。第三章论述了女主人公弗兰妮在陌生的环境里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弗兰妮女性意识觉醒,开始对男权压迫做出反抗。她带着儿子逃出家庭,辗转来到一个遥远的小镇。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她不得不隐瞒着自己的真实身份,一直生活在担心被丈夫找到的恐惧里。显然,这种逃避主义式的反抗于事无补,未能使其脱离困境。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导致女主人公所遭遇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着重分析了经过数百年的女权斗争后,根深蒂固的男权至上的思想依然压迫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虽然弗兰妮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她并不清楚如何履行好职业妇女与家庭主妇的职责。和谐的夫妻关系要靠相互的理解和尊重,面对压迫和家暴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是行不通的。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弗兰妮的遭遇不是孤立的,虽然一些职业女性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但仍然遭受着男性的支配和束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她们的处境应该得到重视和关注。同时,作品在转达这样一个信息,肩挑事业和家庭两副担子的当代女性,不能躲避矛盾,要学会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只有两性和谐共存她们才能走出困境。
其他文献
作为英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以及她的作品一直颇受文学界的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在主人公露西·斯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是一出关于是非选择,善恶较量的杰出戏剧。其主人公麦克白在剧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剧烈的变化。他从一位忠勇可嘉的将军,变成一个阴谋邪恶的弑君者和暴君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的代表作《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在监狱这个权力的规训力量得到充分施展的环境下,大多数囚犯被规训而体制化的生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