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渐凸现,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逐步从注重效率转变为强调公平,以便实现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关经济理论及各国实践已经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各地区只有实现财力均等化,才能够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实现公平。而均衡地区间财力的有效制度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此制度可以缩小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差距,克服由于政府活动的辖区间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减少或避免由于政府间净财政利益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资源配置的区位低效率,弥补财政纵向和横向失衡,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公平以及经济稳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在我国当前深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式下,深入研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促进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运行自然备受关注,并成为急需研究的紧迫课题。本文从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分析着手,根据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研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相应制度,提出了相应建议。转移支付实质是一种补助。从补助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视角来看,有政府给予企业的补助、政府给予个人的补助和中央给予地方的补助等多种形式,本文着重研究最后一种形式——中央给予地方的补助。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转移支付的内涵、类型及转移支付的原因。同时论及了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及原则。第二部分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照分税制前后,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中央政府在集中较大份额的财政收入的同时,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支出需要,转移支付数额逐年提高,但是目前的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国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借鉴,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行较晚,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实行多年,虽然不同的体制和国情,但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本部分分析了几个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本部分主要讨论如何解决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这里借鉴了国外经验,即第三部分所述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