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沉默”文学叙事理论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法国文学家、批评家、思想家莫里斯·布朗肖,相比于积极活跃于学界前沿的其他法国哲人来说,是一个沉默的、无名的、隐退自身、不可言说的存在。他以一种沉默和孤独的状态深深影响了法国文坛。他一生追求一种“绝对孤独”的沉默的存在,无论在生活还是文学创作中他都抹去自身,自我隐退。“沉默”(silence)是他文学思想和实践的一个特征。沉默的存在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状态,无论是其生活的环境,还是反映在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中。沉默文学的思想的简介为我们探讨和研究布朗肖的沉默的思想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布朗肖的沉默的文学观始于他对于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即逻各斯(logos)中心论以及隐匿其背后的重视视觉观察世界的视觉中心论(ocularcentric)的批判。艺术在经历了众神隐退和人的撤离后并没有成为“过去的东西”,也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发现了新的出路——艺术的出路就在于“艺术回到自身”(backto art itself)—艺术回到自身而走向沉默回归到其本质,艺术获得了自身的独立。这恰恰是艺术自身的开启!布朗肖的语言观、主体观和文学实践是最能体现他“沉默”的思想的三个维度。布朗肖的沉默的语言观受马拉美的“空无”诗学和黑格尔的否定观的影响很大,并且最终在自己的思考上有所发展和超越。经过对事物实在性和主体概念观念性的否定,诗歌的语言陷入了一种沉默,语言回到了自身,回到了一种“standswritten”。这是来自外部(outside)的声音,一种虚无的声音,是语言自身沉默的低吟。文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以一种自我撤离的步态而沉默、无名、无声地存在着。之于作品自身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来看,主体应当消解自身,进行一种“去个人化”的书写。这种作者的“无我”和“丧我”,隐退和撤离,才最让作品接近其自身,接近自然。同样,读者也应当是沉默和无名的存在,他见证了作品的诞生和作品的叙述,但他仅仅是个无名的无声的无个性的存在。布朗肖“沉默”的思想深深体现在他的文学实践中,在叙事作品中他始终坚持一种主体藏于文字背后、无名和沉默的“减法书写”。他瓦解了叙述者的功能让其抹去自身陷入沉默。他模糊了人物形象让其变得无名,他将时空环境、故事情节等混杂乱序,以“碎片化”的方式书写,看似有所交代其实却是相对的沉默,留下了很多的不定点、断裂和空白。布朗肖沉默的文学与其关于“中性”(neuter)的体验是分不开的,这种终归于语言的沉默让文学能够在文本结构中追求无限,在未知中探索。布朗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同代人以及后继的法国思想家们。他的作用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哲学史上都是很重要的,对他的研究可以将他重新带到我们的视野前,去研究和关注他的理论及其当代背景下的应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