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下颌牵张成骨中与成骨成血管相关的microRNA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犬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牵张后即刻和固定2周的下颌骨牵张区骨组织及犬胚胎、新生犬、骨折犬以及正常对照组犬的下颌骨组织进行microRNA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测序,获得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预测差异性micro RNA靶基因,并通过KEGG富集分析找到牵张成骨中成骨、成血管作用相关的因子信号通路。方法:设立11组实验组分别为牵张固定0周组(DOI)、牵张固定2周组(DO2)、骨折固定12天(对应牵张组间歇期7天及牵张期7天)组(MF1)、骨折固定26天(对应牵张组间歇期7天、牵张期7天及固定期14天)组(MF2)、犬30天胚胎组(E1)、犬35胚胎组(E2)、犬50天胚胎组(E3)、新生犬组(NB)、幼犬2周组(P2)、幼犬4周组(P4)、对照组(AC)。每组实验动物为3只。DOI组和DO2组分别选取3只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于其右侧下颌骨施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间歇期7天后开始以1mm/天速度将右下颌骨向近中方向牵张7天,并于牵张结束后即刻和固定2周后处死、收集右侧下颌骨牵张区标本。MF1和MF2组同样选取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各3只,截断右侧下颌骨、骨折间隙为7mm,分别于术后12天和26天处死、取材纳入实验,固定时间对应牵张各组。E1、E2、E3组分别选取孕30、35、50天犬各3只,确认孕期后取各自胚胎纳入实验。NB组选择3只出生后当日新生犬,P2和P4组分别选取同种出生2周、4周的健康幼犬各3只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选取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处死E1、E2、E3、NB、P2、P4组及AC组,收集右下颌骨标本。提取这几组骨组织microRNA,进行高通量microRNA测序检测。结果:1)大体观:实验犬均成功完成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DOI、DO2组牵张器与固位钉牢固,未见松动脱落。右下颌骨牵张区内新生骨组织颜色鲜红,质软,多为纤维组织及类骨质,未见明显硬组织形成。2)从11组样本中均提取出足量的总RNA,并成功完成了各组高通量microRNA测序,总共检测到354个microRNA有表达。3)在牵张成骨组、胚胎组、新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中,共发现27个差异表达microRNA,相对正常对照组均有表达上调的共18个micro RNA、均有下调的共9个microRNA。其中miR-494的靶基因PTEN,可能为造成牵张过程中成骨速度加快的原因之一。结论:miR-494在牵张成骨组、胚胎组及新生组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不表达,提示牵张成骨与胚胎发育及幼犬快速生长发育具有相似的调节方式。可能通过负调控其靶基因PTEN,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成血管、成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垂直骨面型与颏部形态两种因素同时对侧貌美观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美貌的高均低角女性各一位,由同一摄影师拍摄自然头位侧貌相片。(1)在彩色侧貌照片上,通过小范围
本文论述了安检信息系统在旅检通道中的应用,结合系统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建设使用情况,分析了系统流程框架及工作要点。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ecuri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种植体修复的动物实验模型,观察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中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生长情况。方法拔除5只beagle犬双侧
目的:采用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乳上切牙根管形态,为乳牙可吸收桩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乳上中切牙和乳上侧切牙各10颗,采用显微CT三维重建并描述乳上切牙根管系统的二维
目的:检测肥胖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脂联素与内脂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20例(H组)、牙周炎组20例(CP组)、肥胖组20例(OB
目的:对比舌癌经病灶扩大切除同期皮瓣修复再造术后语音治疗与非语音治疗患者,以及语音治疗各组患者之间语音清晰度得分,评价语音治疗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