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涅槃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幕终曲中《爱之死》的片段,是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最富有瓦格纳风格的华彩乐章。本论文旨在追随青年尼采的眼光,进一步剖析这一片段的悲剧性,剖析其中深邃的音乐伦理内涵,亦即剖析其中汪洋恣肆的狄奥尼索斯精神:剧中人与其不伦之爱一同死去了,剧外人则伴随着音乐的洗礼而焕发出典雅肃穆的阿波罗式的新生,这就是我所谓“爱之涅槃”。几乎是从柏拉图的颂词开始,“爱”(Eros)就成为了最为经典的西方古典哲学主题;但也由于柏拉图,千百年来,“爱”总是同人生永恒、灵魂不朽的“哲学(philosophy)”观念交织在一起,“爱”作为哲学家“最拿手的行当”,它几乎就成为了最为坚强的古典“哲学”堡垒本身。青年尼采和盛年瓦格纳之所以惺惺相惜,正在于他们的共同旨趣是以音乐为武器,发起一场对于这种“哲学之爱”的起义和攻击:瓦格纳贡献了弹药,尼采提供了枪支。瓦格纳的弹药就是“爱之死”,而尼采的枪支就是古希腊悲剧。“爱之死”依赖于尼采的悲剧性发现,但也正是在“爱之死”这样的片段中,尼采才确认了对于古希腊悲剧认识的真谛,这就如同枪支离不开弹药,弹药也离不开枪支。与哲学上的起义相呼应的,是瓦格纳乐剧对于歌剧的起义,音乐形式对于音乐内容的起义。本论文以对“爱之死”音乐形式的分析为切入点,旨在揭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革命性,并结合瓦格纳对歌剧改革、对音乐艺术、对人生问题的看法,阐发此剧对于尼采“古希腊悲剧”这一主题的呼应性;正如同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古希腊悲剧精神在现世当下的回归,总是离不开对于这一乐剧的赞美一样。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是本文研究的缘起,以及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对“爱之死”终曲的曲式分析,并结合它的内容与整部乐剧的关系及其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深入探究瓦格纳是如何运用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乐剧突破了旧的歌剧艺术形式,来诠释这一“爱之死”的主题的。第三章则发掘“爱之死”终曲的哲学依据,站在尼采悲剧哲学的角度评价瓦格纳的艺术改革,并探索其背后的人生寓意以及德国文化的复兴。第四章则研究无终旋律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融合是怎样产生出了的爱的涅槃,并将艺术形式与哲学内容和古希腊悲剧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相比较,分析其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对于玫瑰,人们有很多误解。“玫瑰”的本意是什么?玫瑰是“洋花”吗?当玫瑰遇到月季又如何?从玫瑰的历史讲起,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玫瑰。
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幸福就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任何一种严谨的哲学都涵盖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关心人类的苦难,追求人生的幸福则是马克思主义哲
信用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信用消费的发展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信用消费可以使其扩大
韦继贤先生是山东省名老中医之一,原山东省中医院院长。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温热病和杂病,对某些妇科、小儿科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韦继贤先生
十九世纪下半叶,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先进知识分子最忧患、最活跃、最富于责任感的时期。谭嗣同作为这类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于1896年完成其代表
血瘀贯穿着冠心病心绞痛发展的始终,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但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有效
杜维明,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从政治选择到宗教观念无不散发着儒家思想的味道,就像一个将儒家思想融入进自己思想中的中国传统学者。对儒学的研究,强调必须要与世界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出现了很多伦理难题,迫切需要医学伦理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但任何正确的、科学的医学伦理理论都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层面的东西,这些思想和理论都
在权利(正当)与善的关系上,主张权利的优先性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主要标志之一,罗尔斯也不例外。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却同时受到了来自自由主义内部以及社群主义两方面的批判。前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是在婚姻与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组织。①且所有社会关系又以家庭为核心而建立,家庭的稳定与文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伦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