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口服蒲蛇四物汤及金刚藤片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治疗效果和免疫学指标变化的观察,分析蒲蛇四物汤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初步探讨蒲蛇四物汤在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中的免疫学作用机制。同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可以研究出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药物,并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对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所帮助。
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所选病例均来自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及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中医科门诊及妇科门诊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
2.分组及治疗方法:将82例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生育情况、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基本情况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3例口服赖慧红副教授验方蒲蛇四物汤(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支莲、丝瓜络、皂角刺、当归、熟地、赤芍、川芎、香附、延胡索、车前子)。对照组39例口服金刚藤片。两组疗程均为为三个月。随访1个月。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对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妇科B超检查结果的变化。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的变化进行对照。 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采用signed ranks检验及mann-s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或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蒲蛇四物汤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愈率为30.8﹪,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显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愈率为83.7﹪,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愈率为38.5﹪,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显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愈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显愈率为38.5﹪,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显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B超检查附件包块、盆腔积液的大小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年龄、病程不同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示中度病情的患者疗效可能较好。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2、IL-6均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IL-2、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NF均降低,较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蒲蛇四物汤能有效改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较使用金刚藤片的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前后的妇科B超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蒲蛇四物汤对附件炎性包块、盆腔积液的改善有较好疗效,较对照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初步证明蒲蛇四物汤显示本方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IL-2和IL-6,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还能够降低血中TNF浓度,抑制慢性盆腔炎所致的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及抗炎性细胞因子作用,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