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高温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是润滑剂行业的“新星”,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加拿大科学家发明后,很快就得到了多种行业的认可,90年代末期开始商业化,直至今日,其技术仍处于保密阶段,主要用于制造业中处于多水、重负荷、高温等苛刻环境工况条件下的生产设备中。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另一优点是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保的要求。  本文研究发现,虽然采用行业内常用的高温评价方法—滴点( GB/T3498)测试其水平较好,但采用一些其它高温评价方法,如:高温汽车轮轴承漏失量、高温锥入度、轴承寿命等方法的全面测试,并与传统高温型润滑脂—复合锂和聚脲基润滑脂对比,发现其在高温条件下(>100℃)的性能存在缺陷;本文研究了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配方:首次采用一种二元羧酸A,与12-OH硬脂酸按照质量比5:9复配,两种酸与氢氧化锂反应形成复合增稠剂,该复合增稠剂占体系总质量的6.5%时,在压力为0.5Mpa的压力釜中制备,样品高温性能达到最优,达到了提升其高温测试水平的目标;又研究了其制备工艺,通过对比压力釜和常压釜工艺发现:压力釜效果优于常压釜,前者工时较短,更为经济,所得产品性能较优,且亦优于国际主流产品。而润滑脂最重要的就是润滑性,行业内通常用油膜厚度来表征润滑性—即成膜能力,本文采用油膜厚度仪对样品的成膜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与国外样品对比,在同等条件下,本文样品具有较为理想的油膜厚度,为汽车行业轮毂轴承、钢铁高温设备等工况提供了润滑保障。  目前高温润滑脂普遍选用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聚脲基润滑脂。本文研究的成果,确定了影响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关键因素:复合增稠剂和制备工艺的压力等,找到了一种改进的方法,从而为某些特殊设备用润滑脂提供了新的选择,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其他文献
本项研究成功构建了BCA基因的香菇表达载体pBHg-BCA。然后对香菇的农杆菌转化体系进行了探索,通过优化转化条件,建立了香菇的农杆菌转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将BCA基因成功转入
备件不同于一般的低值易耗品、工具、原材料和设备,对生产的贡献度很大,本文以武汉石化仓库备件为优化对象,采用自编的SVL备件分类库存管理软件对武汉石化仓库备件进行重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