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EST—SSR图谱构建及抗白粉病基因Pm16的SSR标记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主要包括小麦中来源于表达序列标签的微卫星标记(EST-SSR)图谱的构建,及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l6的SSR标记鉴定和定位两部分.基于国际小麦作图群体Opata85×W7984亲本组合的F<,7>代重组近交系群体,利用国际公共数据库GeneBank中的小麦ESTs序列开发并设计EST-SSRs引物,通过Mapmaker软件将在作图群体间表现多态性的EST-SSR标记位点整合在已知小麦的6个染色体RFLP图谱上,加密了原遗传连锁图谱的分子标记密度.Pml6最初被定位在4A上,为了能有效利用抗性基因,该研究通过小麦近等基因系Pml6/北京837<*>7,及Pml6/辽10亲本组合的两个抗感分离群体的研究,发现了一对与抗白粉病基因Pml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利用该标记将Pml6基因重新定位于小麦5B染色体上.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国际公共数据库中dbEST中的EST序列,从中筛选出包含SSRs的ESTs序列,用Primer3软件设计EST-SSR引物150对,再通过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引物的退火温度、扩增片断大小、扩增产物特异性、背景深浅等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2.用Opata85和W7984亲本材料,从150个EST-SSRs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5个;利用其F<,7>代重组近交系114株单株材料进行检测,通过软件作图将其分别定位在小麦第2、4、6染色体群上.3.对这些定位的EST-SSR序列在国际公共数据库中进行进行同源性比对和功能预测,发现有9个包含SSR的ESTs与某些功能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4.为了给Pml6找到连锁标记,用44对已定位于4A和5B染色体上的小麦微卫星引物对杂交组合Pml6/北京837*7的101株F2抗感分离群体进行SSR位点检测,结果筛选出2对SSR引物Xgwm335和Xgwm213的扩增产物在抗感个体间存在多态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与抗病基因Pml6连锁,遗传距离都约为24cM.5.为了寻找新的标记,另一个组合Pml6/辽10的分离后代F2的28个单株再次用来检测与Pml6基因连锁SSR标记,结果除Xgwm335和Xgwm213外无别的连锁标记发现,估算结果表明xgwm335和Xgwm213与Pml6遗传距离为15.4 cM、13.6cM.6.据此将抗白粉病基因Pmi6定位于小麦5B染色体,这与有些学者最初用单体法将其定位于4A的结论有所不同,结果有待于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汪曾祺的声名与日俱增。地位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高晓声。1986年暮春,我的研究生论文已经做完,百无聊赖。一个偶然契机,为一家出版社去北京组稿,出版社
本研究以冰草及小麦族其它基因组植物为材料,进行冰草P 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分离研究,并将RAPD 和ISSR 标记转化为SCAR 标记,用于小麦-冰草重组系外源染色质的鉴定。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利用回收特异RAPD 片段的方法,对小麦族部分基因组植物进行了RAPD 筛选,回收了部分特异片段,分离到一个冰草P 基因组特异DNA重复序列——OPC08578,该序列长578bp,G+C 含量为44%
期刊
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与熟人邂逅.这位朋友说:你该添置一件新大衣了.你身上这件太旧了!这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在纽约谁都不认识我.
期刊
回想在工作的日子,当时我做得很辛苦,但也挺有意思的.文摘总社设在美国纽约州.
你到一家知名的瘦身中心,打算做一次全身的减肥项目。你觉得替你做专人服务的小姐,属于哪一种类型? A、甜美型B、气质型C、美艳型选A:表面看起来很随和,其实内心却很在意小地
通过对米粉稻不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的研究,初步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及不同施氮方法对米粉稻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形成特点和相关米质性状及米粉加工的影响,以确定米粉稻优质高产所需的最适土壤肥力条件、施肥量、最适施肥比例、施肥方法、最佳施肥时期等施肥技术,为建立米粉稻优质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施肥对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影响,各施肥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且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有
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深深的孤独感中.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唯一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人们的Ft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铃薯病害较多,且发生频繁,往往造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大幅度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长期以来,马铃薯育种的重心就是抗病育种,虽然经过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生产提供了一批抗病品种,但现有抗病品种抗病谱普遍较窄;加之马铃薯病原菌变异较快,使得马铃薯抗病育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