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567例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结果判断均严格遵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05、2011版的标准执行。结果:567例中男388例、女179例,男女比例为2.17:1。早产儿242例、足月产儿325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占39.1%、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占60.9%。十年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为5.1%、早产儿中发病率为11.9%、足月儿中发病率为3.6%。567例新生儿败血症中病原菌单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别为10.3%、42.5%。多重感染者的平均住院天数(30.2±22.8天)明显高于单种感染者(17.7±15.9天、P<0.05)。305例培养阳性病例中共检出395株病原菌,其中G+菌占47.3%、G-占47.8%、真菌占4.8%,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第一位(34.4%),占第二到第七位的分别是克雷伯菌(16.5%)、大肠埃希氏菌(7.9%)、肠杆菌(5.1%)、金黄色葡萄球菌(4.6%)、念珠菌、不动杆菌(4.3%)。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中培养出的菌株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1、P=-0.336)。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丁敏感率高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类的耐药率较高。G-菌中,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特治星、舒普深、氧氟沙星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良好的敏感率。头孢噻肟的耐药出现增加的趋势。结论:(1)近10年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病原菌出现从G-菌为主逐渐迁移为G+菌为主的现象。(2)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具多重耐药性,以往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3)G+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最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舒普深、特治星的敏感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