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当代美学界极为重要的艺术家、思想家、批评家之一,作为一位承前启后、与时俱进,走在传统中,而又极为锐进的知识分子,丰子恺之于审美世界、美学理论的不竭渴求和精进努力,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美学界的宝贵财富。“绝缘”,恰恰是发掘这笔财富的“钥匙”。丰子恺并没有确切阐述其“绝缘”概念的来源,这就使得在词源上的爬梳有了多维度的可能。首先,丰子恺在论述审美“绝缘说”的过程中运用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当代美学界极为重要的艺术家、思想家、批评家之一,作为一位承前启后、与时俱进,走在传统中,而又极为锐进的知识分子,丰子恺之于审美世界、美学理论的不竭渴求和精进努力,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美学界的宝贵财富。“绝缘”,恰恰是发掘这笔财富的“钥匙”。丰子恺并没有确切阐述其“绝缘”概念的来源,这就使得在词源上的爬梳有了多维度的可能。首先,丰子恺在论述审美“绝缘说”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佛缘词语”,如“缘”、“安住”、“心眼”等,这些词语经由丰子恺的“俗化”阐释以及在美学语境下的挪用,已经有了区别于佛教本义的新含义,本文称这种现象为“佛缘词语”的“俗解异构”。其次,丰子恺的“绝缘”概念生于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时期,此时,日语中一些汉字的同形、近形词经由译著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域,再加上丰子恺在翻译闵斯特伯格的《艺术教育的心理学的论究》一文时明确表明参照了日译本,以及“绝缘”在丰子恺之前就已在译文中出现,我们有理由推断,这一词语很有可能是一个日语借词。再次,在美学领域中使用“绝缘”这一语汇并不是丰子恺个人“生搬硬造”的,从“绝缘”一词在中国美学流脉的变迁上看,“绝缘”概念早已脱离物理学“绝缘体”之“绝缘”,而进入诗学范畴,可以说,丰子恺对这一语汇的使用有其历史的语境。当然,“绝缘”的复杂性,还应当被还原到那个复杂的时代与文化、艺术的综合“效应”上来,才有可能获得真正客观而可靠的诠释。从内涵上来看,丰子恺的“绝缘”美学观,与西方十八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所强调的“审美无功利性”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承关系,作为“审美无利害性”命题的理论延续,体现为对“工具”属性的“科学”和“实用”的批判以及“人文主义”的趋向,这是丰子恺的“绝缘”对“审美无利害性”命题中“无功利性”意涵的汲取。同时,“审美无利害性”命题不仅传入了中国,还经中国化形成了以“审美无利害性”命题为理论根基的新的命题,我们称其为“审美功利主义”。在康德等人那里,“无利害性”作为审美的一个必要逻辑前提,本身并不导向直接的现实功能。而丰子恺的“绝缘”同王国维等美学家的“无用之用”与“无所为而为”话语结构一样,在时代的功利性潮流中,将审美发生时的“无功利”转化为了审美的“去功利”作用——而“去功利”本身就具有净化心灵、美化人生的功利目的。所以丰子恺的“绝缘”理论不仅有西学背景,更富有浓厚的中国趣味,代表着丰子恺的文化选择。在时人对美术之“写实”有着“现实主义”的社会功利性理解的时代语境下,丰子恺以作为美术理论的“气韵生动”为基础,揭示中国美术在艺术精神上较西方的优胜,从而将美术理论导向美育理论,以达到获得“本真之心”与“德性”的效用。确切地说,审美无功利性终究将成为审美的功利性考虑——艺术不只是个人自我完整和实现的手段,还是整个社会摆脱苦难、民族寻求复兴的途径。因此,最终,本文指出,丰子恺的审美“绝缘说”在话语结构及现代性反思上显著的理论意义,以及“绝缘”思想落实在丰子恺的艺术作品中所带来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整体关联性"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教学目标的整体考量、教学阶段的整体划分,使"空间角"的整体关联性得到突显。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同巴赫、贝多芬比肩齐名,被称为“3B”作曲家。文章以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典故现象为主线,探究勃拉姆斯使用音乐典故这一修辞手法的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引述音乐文本与源音乐文本间之间显性与隐性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思考音乐典故在其艺术创作中所具有的艺术功能和深层意涵,并审视这一手法对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思潮中不断回归和重建古典意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全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而其自愿性的前提就是对相关案件信息以及有关权利的准确和充分知悉。综观我国现行立法,在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紧靠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这个核心,根据立法现状和司法实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论证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应然层面的理论基础,提出一些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赋予被追诉人
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的共鸣理论最初是作为社会学理论进入到国内研究者的视野。然而,限于社会学研究的“外部之思”视角,共鸣理论的美育性质尚未得到基本的认识,它的意义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基于此,本研究从美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试图对罗萨的共鸣理论进行深入阐释,并挖掘其美育内涵及价值。本研究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论共鸣理论的起点问题,即社会加速语境下新异化的诞生。该部分通过作为晚期现代社会核
刑事诉讼见证人制度作为我国刑事侦查阶段一项重要的制度,有关其立法规定并不详尽,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研究我国刑事见证人相关立法的规定,可以得出该制度目前在我国立法中主要从在以下不足:刑事见证人制度适用范围不明确,见证人主体
近年来,随着民事案件越发复杂多样,司法鉴定作为一种辅助法官办案的科技手段被较多应用在民事诉讼中,在各类案件的证据提供及事实认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新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也愈发频繁使用。明代张居正曾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行”,重新鉴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对初次鉴定意见出现分歧后,解决分歧方式开展鉴定活动时的救济方案,可以对初次鉴定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有利
马克·罗斯科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自觉从事哲学、艺术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尼采、弗莱、格林伯格等人的思想进行批判性吸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概念,并从中启迪了自己的艺术道路。第一章从问题出发展开论述,罗斯科的艺术创作与同时代的艺术评论之间向来存在诸多裂隙,深入他的艺术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现象。罗斯科吸收了罗杰·弗莱艺术批评中的“造型性”概念,以抽象的运动感取代了立体感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的“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继日本和欧洲之后成为另一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重镇。在多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思潮急遽转向的背景下,海外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更迭的态势,而巫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底色下登上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舞台。出于对后现代理论的偏好,20世纪70年代席卷人文学界的“空间转向”潮流使得巫鸿敏锐地发现“空间”在阐释中国美术历史现象和发展逻辑方面的功能和潜力。巫鸿从“空间”的维度重新梳理了空间
对动画艺术而言,现代指的是以摄影术诞生以及建立在连续摄影术基础之上的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媒介技术前提的特殊媒介时代,也即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现代动画起点这一问题长期受进步主义、目的论的线性史观影响,进而导致动画与电影艺术的谱系纠缠趋势愈演愈烈。媒介考古学作为媒介研究领域的革新理论与方法,力图打破传统的后设历史叙事法,将当今媒介迭代加速语境中那些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介浪潮中转瞬即逝的媒介及其短暂
腹膜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继发性更为常见,多源于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阑尾黏液瘤等腹膜转移,原发性主要包括腹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MPM)。腹膜肿瘤患者数量多、治疗难、效果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晚期癌症,往往采取对症姑息处理,预后极差,通常仅维持3~6个月。近年来,以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