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辛润苦泄方(唐旨宁颗粒)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重要下游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饮食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唐旨宁颗粒中剂量组、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6只。药物干预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脂联素(ADP)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羟激酶(PEPC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及葡萄糖转运因子2(GLUT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相关蛋白PEPCK、IRS-2及GLUT2表达和大鼠肌肉组织中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的转运。结果: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血清胰岛素(FIN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药物干预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ADP浓度均升高,NEFA浓度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EPCK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IRS-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GLUT2的mRNA均显著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用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EPC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RS-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唐旨宁颗粒中、高剂量组、吡格列酮组中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均上调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中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上调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药物干预6周后,唐旨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的ADP浓度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唐旨宁颗粒低剂量组的NEFA浓度高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的ADP浓度高于吡格列酮组,唐旨宁颗粒中、高剂量组的NEFA浓度均高于吡格列酮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中PEPCK的mRNA表达均上调,IRS-2和GLUT2的mRNA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中PEPCK、IRS-2和GLUT2的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唐旨宁颗粒中、低剂量组中PEPCK的蛋白表达均上调,IRS-2、GLUT2和GLUT4的蛋白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中PEPCK和GLUT2的蛋白表达上调,唐旨宁颗粒高剂量组中IRS-2和GLUT4的蛋白表达下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周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饮食最终导致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因此高脂高糖饮食造成的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产生的主要原因;2.辛润苦泄方减轻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降低了血清中的FFA及增加了脂联素含量,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具有降脂作用;3.辛润苦泄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EPCK的表达,增加IRS-2、GLUT2和GLUT4蛋白的表达,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肝脏糖原合成及减少肝脏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4.不同剂量的唐旨宁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剂量越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效果越明显;5.高剂量唐旨宁颗粒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效果与吡格列酮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效果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动PPAR-γ调节糖脂代谢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