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习题课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对“统计与概率”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学问题和解题策略这两方面,这项研究试图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对高中“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这项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通过调查昆明市三所不同等级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得到高中“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高中“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特点,在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习题课类型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高中“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习题的选择缺乏科学性。教师选择题目时贪多贪全,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导致题目不够典型;为了应付考试,习题的选择缺乏实际背景;教师欠缺编制习题的能力,对习题的开发和挖掘力度不够。第二,习题的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在习题的设计编排上缺乏梯度与层次;多采用“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多是就题论题,对解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较少;教师缺乏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讲解习题之后对习题的总结反思效率较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习题课的四个不同类型的角度提出优化“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的策略。在概念巩固型习题课上,要注重习题选择的典型性、层次性和情境性;在问题解决型习题课上,要注重对习题进行变式和解题思路的引导;在讲评型习题课上,要注重批改中记录、分类讲评等技巧,课后对习题进行归纳、反思与总结;在综合型习题课上,要注重对习题的串联重组,使学生做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举一反三,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习题课的教学提供便利。根据以上策略,对不同习题课类型分别提供了教学设计。希望这项研究能引起一线高中教师对“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的重视,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