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特点是系膜区IgA的沉积,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这给疾病的预后判断、治疗都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究认为,IgA肾病患者体内大量产生的糖基化缺陷IgA,及IgA-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都参与该病的发病机制中,但为何产生大量IgA等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BAFF是B细胞活化因子,通过与B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结合,活化B细胞以及参与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BAFF相关受体主要有TACI、BAFF-R和BCMA,其中TACI在IgA型类别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IgA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BAFF异常增高,且与IgA肾病病理类型相关;但这种增高是否通过BAFF相关受体起作用,其相关受体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异常,目前国内国外尚无相关研究。另外有研究表明,IgA肾病患者外周血中糖基化缺陷IgA的产生与滤泡树突状细胞分泌蛋白(FDC-SP)相关。FDC-SP是外周淋巴组织中的FDC分泌的。FDC的重要作用是将抗原凝聚在其表面,并提呈给B细胞,在B细胞的活化、亲和力成熟、类别转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有研究发现IgA肾病患者扁桃体存在FDC-SP表达下降,并且与扁桃体中IgA的表达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唾液也可以检测到FDC-SP,那么在IgA肾病患者唾液中是否存在FDC-SP表达的异常,是否与IgA肾病发病有关系呢?目前仍无相关的研究。 本研究收集经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gA肾病患者外周血B细胞表面BAFF相关的三种受体TACI、BAFF-R和BCMA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以研究IgA肾病患者外周血B细胞是否存在BAFF相关受体表达异常,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同时收集IgA肾病患者唾液样本,采用q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IgA肾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TACI的B细胞明显增多,是健康对照的2.5倍(1.89±0.43%VS0.79±0.12%, P<0.05),而表达BAFF-R和BCMA的B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表达三种受体的B细胞比例与性别、年龄、Lee分级、血尿、面部/下肢水肿、高血压分级、eGFR以及血肌酐没有显著性相关;仅BAFF-R、BCMA的比例与24小时蛋白尿,BCMA比例与CKD分期有弱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IgA肾病患者可能由于表达TACI的B细胞明显增多,在BAFF的刺激下,B细胞发生过多的IgA型类别转换,从而导致了过量IgA的产生,最终引起了IgA肾病。同时,结果显示IgA肾病患者唾液中FDC-SPmRNA的表达比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提示FDC-SP与IgA肾病发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