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特稿,人们总是会联想起揭黑性质的深度报道。包括之前的冰点周刊,也是逐渐在向“硬新闻”的选材转变。南香红作为我国特稿文体的一名探索者,她则是为我们展示了特稿的另一个维度——特稿的“柔情”的一面。她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对社会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的聚焦,对边远地区神秘的自然景观的呈现,对历史文化遗留问题的思考,都使得她的特稿展现了一个独特的面向——文学性的面向。特稿的写作可以依据笔者不同的风格特征有不同的偏向。南香红与李海鹏都是《南方周末》的优秀特稿记者,但二者的特稿写作风格却大有差异。相比二者的特稿作品,可以看出,南香红的特稿较李海鹏的特稿更具有文学性的偏向,在《南方周末》报社内部,也把南香红的特稿作品风格专门称之为“南香红特性”。南香红的特稿作品凸显了特稿这种文体独具文学性的一面,但特稿毕竟是属于新闻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其特稿作品中的新闻性与文学性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张力?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探究其特稿作品中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是如何相互吸纳与融合的。运用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分析特稿中的具体语言特征。信源、引语、背景材料,是体现新闻文体特征的三大要素。新闻文体强调文章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基于此,新闻文体被要求提供准确的消息来源、注明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交代清楚文章的背景等。南香红在进行特稿写作时,背景材料运用得较为丰富,同时偏好于以具名信源为主和直接引语为主的写作方式。作为一名特稿记者,南香红在其追求特稿独特的文学性表达的同时不忘新闻文体的基本规范,将所使用的文学修辞手法框定在新闻文体的规范之中。南香红的特稿写作具有独特的话语方式与表达结构,因而其作品的叙事方式更值得进行探究。本文依据学者何纯提出的“框定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四个不同层面”和热奈特提出的相关叙事理论,将从叙事者、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和叙事策略四大方面来分析南香红特稿作品的叙事风格。经过笔者系统分析后得出,南香红的特稿作品在叙事者选取上以独立于新闻事件的隐蔽叙述者和相关当事人的角度结合为主,在叙事方式上以倒叙为主,在叙事视角上以复合视角为主,在叙事策略上具有注重设置悬念、运用跳笔的手法、极具戏剧冲突化色彩等叙事特点。南香红不但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她的特稿作品还以浓厚的人文情怀著称。在写作上凸显文学面向与传达人文关怀精神,这二者是其特稿作品能够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心灵共鸣的主要因素。她的特稿作品不管是在选材还是叙述上,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在具体的文字呈现中,她善于铺陈人物周围生活环境,渲染文章的整体气氛;注重细节描写,运用大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注重借鉴优秀的文学作品表达。在选择特稿的主题时,她在题材上注重选择软新闻,同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虽然南香红的特稿也被很多人质疑过是否超出了新闻文体的范畴,而过度偏向于文学作品。但是,时间已经证明,南香红对于特稿的探索是正确的,她的特稿作品虽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但并没有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南方周末》因有南香红这名优秀的特稿记者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南香红也因身处《南方周末》这样的有益工作环境而使得个人能力得以发展,自身的个性化写作色彩得以凸显,从而为我国特稿界的文体探索做出了一份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