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虚拟现实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已经不满足二维空间的交互方式,而希望体验一个可交互的立体空间。交互性是一种能提供更自然的体验方式,包括临场感、交互性、动态效果、延续性以及用户参与探索的语言。利用动态交互技术结合其三维建模技术构建的虚拟系统,其交互功能的实现,可以真正地实现面向对象、跨平台、分布式网络游览。动态交互性是虚拟现实场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虚拟场景的一个主要优势。交互行为的设计与实现在虚拟场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直接关系到虚拟系统的成败。基于地学信息浏览器(Geo-Information Browser)和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器群(Distributed Spatial Data Servers)的G/S模式出现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交互的立体空间,带来了虚拟现实全世界之一理念。本文研究基于全新、先进的G/S模式,在该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动态交互技术,改变传统的产品展示模式等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1、实现了基于插件的地学浏览器的设计分析探讨了数字地球平台下G/S模式提出的背景、架构和技术体系,并对当前流行的G/S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论述;采用数字地球平台的API和JavaScript将地学浏览器嵌入Web中,对G/S模式G端的存在形式进行了扩展,完善和丰富了G/S模式,并分析了基于地球插件的地学浏览器在三维展示方面的优势。选择在G/S模式下实现动态交互性也是对G/S模式的推广和进一步应用。2、提出了一种G/S模式下虚拟场景中的动态交互平台的具体设计方法对当前一些流行的3D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比各种技术的特点和优劣势。重点研究了G/S模式下的一些动态交互技术,具体实现方法和存在优势。充分利用了G/S模式下地学浏览器以下两个优势:空间位置和地理坐标一致,远景和近景结合可以实现场景对比,在虚拟场景中加入动态交互技术,使用户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逼真的社区化的游览体验,因此在虚拟漫游系统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为了增强真实感,场景中的人和车都是运动的。系统实现了用户与场景的交互,它能使参与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互动的方式使用户体验沉浸感。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手段自由地在虚拟场景中切换视点和视角进行漫游,点击按钮或菜单等,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对场景的操作,从而给用户在视觉或听觉上,造成和虚拟世界互动的交互式体验。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是多方面的,用户既可以随意选择游览路径,从任何角度、用多种运动方式(如行走、驾驶等)观看虚拟场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场景,进行多种方案的主观比较。根据提出的解决方案,整合应用于“青白江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方案”中,结合数字旅游、数字酒店、三维物流园区系统数据进行实例测试。本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会在G/S模式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迈出很有意义的一步。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和需要实现的扩展功能,指出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