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早期进展有无影响。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899名中年男性中选取88例诊断为BPH的患者。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入组对象年龄限定为45-59岁。所有入组对象均详细询问健康史,并根据国际前列腺调查问卷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下尿路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评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ndrome,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Life Score,QOL)。所有入组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血压,经腹彩超测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每位入组对象均采集清晨空腹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PSA。MS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组标准,分别对所有入组的88例入组对象进行分组,共有五种分类方法。根据是否合并MS,将所有入组对象分为BPH合并MS的实验组和单纯BPH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前列腺增生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入组对象以BMI为分组标准,分为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三组间前列腺增生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三种分类方法分别根据有无血脂、血压或血糖异常,将所有入组对象分为TG正常组和高TG组,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分别比较各组前列腺增生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1.BPH合并MS的实验组与单纯BPH的对照组相比,前列腺体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PSA、IPSS、QOL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超重和肥胖者与体重指数正常者相比,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三组间PSA、IPSS、QOL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高TG组与TG正常组比较,PV、IPSS、PSA、QO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血压升高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 IPS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PV、PSA、QOL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糖升高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 P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IPSS、PSA、QOL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年男性BPH患者中,MS对BPH的早期进展有促进作用。2.中年男性BPH患者中,MS组分中的超重、肥胖、空腹血糖升高及血压升高对BPH的早期进展有促进作用。3.中年男性BPH患者中,血脂异常对BPH无明显影响。